<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電子政務指標體系創新迫在眉睫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7-01-22

近日,北京大學網絡經濟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先后公布了各自對2006年全國各地區、各部門電子政務網站績效評估的結果,在電子政務領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其實,為了促進政府網站的建設和應用,達到以評促建的效果,早在2001年,國務院信息辦就開始委托社會第三方開展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工作。從此,電子政務績效評估逐步發展為政府的一項日常管理活動。

然而,隨著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重大轉型,很多專家認為,以往實際工作中考察與評價電子政務發展水平與發展階段的方法、手段、指標、理論依據也必須隨之轉變。如果評測標桿還是沿襲舊階段、老思路,評測手段還是換湯不換藥地對原有體系的擴充與修補,不僅無法反映當前服務型政府的核心理念、執政為民的主要重點、以人為本的服務內容在電子政務上的實現程度,而且還可能因為舊的眼光與老的手段偏離甚至誤導了電子政務的發展目標與目的。

指標體系創新迫在眉睫

參加調研的北京大學網絡經濟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以及計世資訊的相關專家表示, 以往的指標更多在測試“有”和“無”,即在各類功能設置上的“有”或“無”,在“上網”與“沒有上網”之間的“是”或“否”。這樣一套0-1兩分法的簡單指標體系,盡管具有粗放式建設與單純追求發展規模與發展速度的導向,但卻很好地適應了電子政務發展的初級階段,對于當時而言有其合理性與實際意義。

然而,調查報告顯示,2006年各級政府網站平均擁有率已經達到85.6%。電子政務總體發展水平早已過了最初的“有、無”階段,進入了向電子政務要績效、要效果的更高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同樣是達到“有”的網站之間呈現出很大的差異性,有些網站已經表現出很強的動機在網上開展對外服務,利用線上服務提高當地政府的競爭力。

因此,舊有的指標不僅已經無法準確地反映已經進入了“小康水平”發展階段的電子政務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更重要的是,無法反映出電子政務最終要達到的目的與效果。如果繼續沿用,一方面可能導致依靠單純的投資驅動或者財政驅動的粗放式電子政務模式繼續擴張,另一方面也會助長一批單純為了應付評測評估的“高分低能型”應試網站的投機性滋長。 

從長期來看,不恰當的評測體系對于建立與健全服務型政府不僅無益而且有害,所以必須對舊指標體系進行揚棄,實現新形勢下的指標創新。

指標體系創新初顯端倪

為此,在新的發展階段中,需要的是一種或者多種能夠綜合評測與細化電子政務服務成效與服務結果的評價方法,一套或者多套能夠捕捉當前電子政務發展中各地服務成效的差異性、服務結果的分化性,并且指導未來發展方向的前瞻性指標體系。可喜的是,目前的電子政務評價體系已經在這些方面做了工作。

以北京大學網絡經濟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發布的《中國電子政務研究報告(2006年)》為例,此次調查研究采用了雙維度、多層級的網站測評體系(簡稱為PIT-EEE體系)。PIT-EEE體系將電子政務具體的服務功能分為信息公開(Presence)、互動交流(Interaction)和在線辦理(Transaction)三大類,再將這三大類功能按照從低到高發展階段,依據所提供的電子政務典型服務的難易程度與重要程度,相應給出了初級(Emerging)、中級(Enhanced)和高級(Expert)三種發展水平。這樣既考察了電子政務門戶網站在不同服務功能上的實現程度,又對每種功能的成熟水平和發展程度給出明確而清晰的判斷。從而有助于精確把握中國電子政務在現階段發展的狀態、性質和程度。

指標體系創新有待加強

然而我們還必須認識到,目前電子政務績效評估體系仍然不是很健全,在很多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首先,評估指標體系需要更好的適應政府門戶網站的建設和發展,要結合網站發展水平把服務的實現程度和應用水平作為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的重要依據。

加強社會管理和改善公共服務是推進電子政務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政府網站建設的核心和生命力。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強調指出,服務的實現程度、服務效率、服務質量是電子政務建設成敗的關鍵。與之相對應,作為電子政務的績效評估體系,這方面的內容也應該得以體現,從而引導各級政府網站以行政職能為基礎,不斷拓展公共服務內容,最大程度提升項目的數量,提高政府網站的可用性與實用性。

其次,在指標體系上要體現分類指導。

中國幅員遼闊、機構設置復雜、地區發展不平衡,各地區和各部門的電子政務發展的差異性明顯。因此,根據地域和部門間的差異,績效評估體系應該更加細化評估指標和改進評估方法,提高評估工作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公平性。 

再次,制定公眾參與的電子政務績效評估體系與制度。

政府網站的發展目標是為企業和社會公眾享受政府服務創造方便,因而用戶的認知度和滿意度才是評價政府網站績效的終極指標。對政府網站內容質量與服務水平的評價應當以用戶為中心,站在用戶視角反映用戶感受,不斷引導政府網站滿足用戶的需求。因此,可以說缺少公眾參與的評價體系,是不健全的評價體系。

此外,績效評估體系要鼓勵政府網站在技術實現上加強創新,展示特色。

通過指標的設計,要能夠進一步的引導各級政府按照社會公眾的實際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鼓勵政府網站的服務和應用欄目的設計結合地方和部門特色而有所創新。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大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