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移動政務:價值、應用與技術分析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7-01-24

    移動政務是電子政務領域的一個新話題,它被認為是“無線通訊及移動計算技術在政府工作中的應用,通過諸如手機、PDA、Wi-Fi終端、藍牙、無線網絡等技術為公眾提供服務”。移動政務不僅消除了實體政務對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還突破了傳統電子政務對物理網絡延展長度的依賴,它把電子政務從PC機延伸到掌上終端,從有線網拓展到無線網,從信息檢索發展到信息推送,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是重要的創新。可以預見,這也將是一個價值千億的市場,因此已經吸引了不少專家學者和IT企業參與到移動政務的研究與探討之中。不過,目前對移動政務的討論主要集中在技術層面,而筆者認為,除了技術層面,還應當從價值層面和應用層面來考量。

    一、移動政務的價值層面――被動變主動,靜態變動態

    首先,移動政務是實踐“以人為本”思想,創建和諧的信息化社會的重要創新。在實體政務中,公眾需要到政府部門所在地才能獲取相關信息;在傳統電子政務中,公眾也必須借助計算機登錄到各個部門的網站才能瀏覽相關業務信息,即便是在一站式網站,也仍然擺脫不了物理網絡的限制。比如,公眾想了解交通違章信息,可以登錄交通管理部門的網站,輸入帳號密碼后瀏覽相關內容。這種傳統的電子政務模式與實體模式一樣,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被動型的服務模式,即公共部門在公眾通過物理介質提出信息需求后才能提供相應的服務。但問題是,一方面,公眾必須要在特殊的物理環境下才能獲取信息,另一方面,公眾沒有養成也沒有必要養成每日登錄政府網站的習慣。因此,所謂政務信息公開和公共服務的網絡化往往成為一廂情愿的美好愿景。而在移動政務中,我們更提倡政府信息和服務的主動推送(Push)。政府可以利用移動技術,將信息推送到公眾的移動終端上,使得公眾無需前往政府部門或使用有線網絡終端,就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具有公共性質的或者是事先定制內容的最新信息。顯然,這種主動型的服務模式與被動型模式相比,具有更為突出的人本精神。

    其次,移動政務是政府管理方法的重要突破,是電子政務的深入發展。傳統電子政務主要關注內部業務的協調(辦公自動化)與對外服務的綜合(一站式的門戶網站)。雖然可以利用數據庫和Web Server將內外業務緊密地結合起來,但卻由于受到物理有線網絡的限制,很難做到現場辦公的隨機應變。用戶必須在固定的計算機上與政府部門產生交互。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事務的復雜性日益增強,傳統集權式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電子政務提倡分權化的、現場型的管理模式。正確的決策依賴于完備的信息,但是由于受到物理網絡的限制,現場管理者事實上很難做到當場決策,仍然沿襲著傳統的縱向信息獲取和處理機制。顯然,移動政務將促成這樣的轉變,它將使得無論是決策者、管理者還是普通用戶,能夠在移動與變化中實現相關的業務或服務。如果說建立在固定網絡上的電子政務是一種靜態模式,那么移動政務則充分體現出了它的動態性。

    在電子政務的發展歷程中,如果說“一站式”門戶平臺是對“政府上網”的一次超越,那么移動政務將是電子政務發展中的第二次超越。這次超越將在傳統電子政務基礎上實現更為廣闊的業務空間與更為靈活的管理模式。

    二、移動政務的應用層面――優化與重組,目標與使命

    移動政務雖說是政務,但這并不代表政府要包辦一切。如同傳統電子政務中所倡導的,政府在移動政務建設中所應起到的作用是掌舵,而不是劃槳。政府部門應當明確自己的職責,并為此制定詳細的目標與工作計劃;部門與部門之間應當建立起跨部門的合作機制,以實現信息的充分共享和業務的規范化與一體化;應當盡快制定相關法律政策,保證新模式的合法性。
    需要強調的是,移動政務絕不是對電子政務的替代;政府業務流程的重組、職能結構的優化也仍然是移動政務建設的重要內容。在電子政務建設常常出現的重“電子”,輕“政務”的現象,千萬不要在移動政務中重演。目前,IT廠商已經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政府官員與公共管理的學者們也應當從政府管理業務層面加快移動政務的相關研究,把握話語空間,將其引向正確的發展方向。

    從具體應用來看,政府部門要做好適合開展移動政務的業務的梳理與整合工作,通過部門間的協調,力求搭建統一的信息平臺與辦公環境。如果各部門仍然是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你弄一套系統,我搞一個終端,那么就退回到老路上去了,充其量只是政府部門的又一張臉面而已。公眾或者現場管理者如果仍然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用于信息的檢索和組織,這絕不是移動政務所提倡的。

    另一方面,有專家指出,與計算機互聯網相比,移動政務更利于解決數字鴻溝問題,因為手機的普及率遠遠高于計算機。的確,2003年,北京市的移動電話普及率已經達到76.1部/百人;而信息產業部最近預測,2006年全國手機用戶達4.4億戶,移動市場正以平均每月478萬戶(2005.9)的規模疾速膨脹。盡管如此,具有普遍性原則的公共管理與服務必須滿足全體公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需要。作為當前公共管理核心部門的政府,仍應致力于解決數字鴻溝問題。切莫忘記,無論是電子化還是移動化,終究只是手段,建立一個為公民服務的追求質量的政府才是真正的目標和使命。

    三、移動政務的技術層面――傳輸與組織,規范與表達

    社會各界對于移動政務技術層面的討論已然十分豐富。在筆者看來,在技術層面上主要應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是信息傳輸,第二是信息組織。在移動政務中,信息傳輸主要對應于移動通信技術。雖然目前的技術在信道容量、傳輸效率、信息安全等方面還無法支持較為廣泛的應用,但隨著3G時代的到來,這些問題將在技術上逐步得到解決,毋庸多言。信息組織則主要應研究如何獲取信息、整合信息和表達信息。

    信息獲取主要指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什么樣的平臺,以及利用什么樣的設備或人員等提取信息。在政務領域,由于缺乏有力的協調機制,部門林立,業務分割,信息存儲在不同的系統平臺中。但是移動政務要求政府及時、全面、按需而動地提供服務,這就要求建立高效、通暢的信息交換平臺,從不同的系統中調取信息。

    信息整合則需要制定相應的數據和技術標準,利用規范化的手段,將從不同來源、不同渠道、不同平臺上獲取的信息統一起來,實現對外的透明傳遞。從不同系統調取的政務信息在結構上具有異質的特點,并存在一定的重復和冗余,如果把這些信息一股腦地發給公眾,不僅不能為他們帶來高效的信息服務,相反會增加他們的精力和財力負擔。因此,必須在信息獲取的基礎上實現對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從而為公眾提供“有效信息”。

    信息表達則是探討利用什么樣的機制和方式將整合后的信息表示出來。目前的檢索工具雖然能夠快速地檢索出包含某種特征的信息,但往往信息量過于龐大,而且信息的排列受到市場公關的影響,而并不具備權威性。移動政務的內容是政府為社會提供的公共產品,與其他私人信息有著本質的區別,因此在信息表達方面應不僅提高信息檢索的準確性和快速性,還要提高信息的客觀性、公正性、可讀性和可利用性等。

    正如某位專家所言,“由于移動交互的吸引力與普適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未來移動信息終端與無線網絡將不亞于現在計算機與網絡的規模與影響。”移動政務方面不斷的實踐與理論總結,必將為電子政務研究開辟一個新的天地。作為電子政務的研究者和關注者,我們熱切地盼望著能建設實施更多的移動政務項目,為我國各級政府提供更為完善,更為高效,更為透明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從而構造一個公開、透明、安全、高效的社會主義信息環境。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大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