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采訪了解,美國政府的組織架構清晰,美國社會利用信息化的水平很高,聯邦政府的26個 子系統構建在一個統一的架構之上,重復建設與浪費的幾率比較低。而且,Timothy K. Young所說的電子政府和中國調查機構發布數據所稱的“電子政務”在內涵上也有差別,后者還包括企業信息化和政府電子政務對接的部分,譬如“金稅工程”等。
另一方面,兩國對電子政務建設觀念也有差別,美國是“輕電子重政府”,而中國是“輕政務重電子”。
在美國管理與預算辦公室電子政府與信息技術辦公室副總監 Timothy K. Young看來,電子政府最差的做法是太過注重技術問題。“建立電子政府并不是技術問題,主要是改革問題。” Timothy K. Young表示,“在建設過程中我們也遇到很大的阻力,電子政府讓聯邦政府的官員成為聯邦政府的雇員,政府架構從縱向改成橫向,一些人肯定不高興。但我們的目的就是使公民從聯邦政府得到他們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務。”
而Timothy K. Young則認為,更為重要的是要轉變觀念。首先,確立戰略愿景,對將來前景進行描述,使公民清楚的認識到將來改變后是什么樣的結果。第二,倡導合作和統一共識,“我們試圖讓大家認識到,我們并沒有強加于政府各部門,希望大家能夠互相協作和貫徹執行。”第三,每個政府部門每個季度對他們所取得的成就、主要的成績,包括目標式的成績要進行報告,同時他們要根據他們自己部門情況來進行計劃,步步推進。
“在建設過程中,我們展示巨大的透明性,每一個季度向民眾發布各個部門在建立電子政務方面取得的成績和失敗。我們設有專門的網站發布這些信息,同時還有總統備忘錄。” Timothy K. Young說,“但法律是推動這一切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