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落實《中國制造2025》部署,推動制造業搶占制高點、邁向中高端、實現新跨越,2016年12月6日,中國信息協會與計世傳媒集團聯合國內十幾家制造業行業協會共同舉辦的“2016(第六屆)中國工業數字化論壇”在北京成功召開。
本次論壇以“智能、協同、體驗-----推進‘中國智造’”為主題。中國信息協會會長何翠芹、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巡視員李穎、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原副院長屈賢明、計世傳媒總裁許偉明、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朱玉、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信息技術中心首席顧問寧振波等多位領導及嘉賓蒞臨現場,制造業企業、高科技企業、汽車裝備制造企業、能源企業領導,解決方案提供商,學術專家,各領域相關優秀企業代表150余人應邀參會。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何翠芹致辭中指出,今年是國家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在此重要關頭,中國制造的未來的發展方向至關重要,作為未來十年引領制造強國建設的行動指南和未來30年實現制造強國目標綱領性文件《中國制造2025》指明了航向,那就是全面開啟中國制造向中國制造的轉型升級之路。其中智能制造是最受政府和市場關注的領域,這也是中國制造的重要載體和核心。
在談到中國智能制造未來發展趨勢,何翠芹會長提出三個重要觀點:一是智能制造是中國創造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在中國制造業面臨“雙向擠壓”的嚴峻背景下,“智能制造”成為中國制造提速增質、由大變強的主攻方向乃是產業發展的必然。二是中國智能制造發展道路是曲折的。中國智能制造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同樣也是大部分處于研發階段。同時,中小微型企業的銀行貸款比例低于大中型企業,占企業數量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只能依靠自有資金進行智能化改造。三是中國智能制造發展前景是光明的。隨著《中國智能制造“十三五”發展規劃》出臺,以及全國多個地方都在謀劃智能制造發展,因此從發展空間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智能制造發展將處于快速發展通道,發展前景將遠超預期。
何翠芹會長強調指出,我國是世界最大的制造業國家,同時也是互聯網應用大國。如果把這兩個優勢發揮好,特別是把工業企業和互聯網企業更好的融合在一起,那就會補上短板,化不利為有利,加快整個工業化進程。而這恰恰是整個中國未來發展的必選題,也是中國智能制造發展的重要使命。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何翠芹致辭
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級巡視員李穎就“IT產業與面向制造的IT服務”做了主題報告。報告中指出,我國面向制造業的IT服務有一定的基礎,從事IT服務的主體很豐富,力量也非常雄厚。2015年,從事信息技術服務的公司現有1502家,營業收入總額達到2794.51億元,企業平均收入為1.86億元。李穎指出,去年的28號文是制造2025,今年的28號文是核心的切入怎么去落實制造2025大的戰略,今年的2025是回答問題,應該說在這樣大的推動部署之下,再加上供給側改革,以及整個企業轉型升級內在的需求,面向制造的IT服務未來面臨著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級巡視員李穎
會上,國家制造強國策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屈賢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信息中心首席顧問寧振波、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物聯網研究室副主任張旭、中國中鋼集團公司CIO李紅分別圍繞企業推行智能制造的路徑和策略、中國新工業革命、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系統和應用、中鋼轉型實戰與智能化協同制造實踐等主題發表演講。
順勢、明道、優術、踐行,本次論壇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以工業制造業企業為主,本著務實、創新合作的原則,穩步開展,全面闡述了相關理論、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拓寬思想,分享經驗,互相促進,相互借鑒,深度探討了智能制造推進策略,為企業實現智能制造提供了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