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截至今年6月 中國在線醫療用戶規模已達2.39億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10-11

截至今年6月 中國在線醫療用戶規模已達2.39億

互聯網醫療緩解“看病難”

疫苗接種輕松預約,在線購藥立即配送,隨時隨地問診專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們在醫療健康方面的消費習慣逐漸線上化,多家互聯網醫療平臺為患者提供種類豐富的服務,互聯網醫療普及度大幅提升。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近日發布的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中國在線醫療用戶規模達2.39億。工信部、國家衛健委日前公布“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項目名單”,5G賦能下,互聯網醫療將會實現更多可能。

手機上可以“見醫生”

“我在手機上預約掛號,線上支付后就可以去見醫生了。”家住成都的舒女士說,“之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號經常掛不上,現在他們有公眾號服務,掛號、繳費很方便!”隨著互聯網醫療的發展,使用手機掛號預約越來越普遍。

除了基本的掛號、繳費業務外,許多互聯網醫療平臺還提供智能導診、線上診療、體檢預約、健康科普等服務。以三級甲等醫療機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為例,2019年10月該院獲批互聯網診療資質,“華西醫院微信公眾號”和“華醫通APP”作為互聯網醫院運行的軟件載體,目前上線了40多個服務功能項目,注冊用戶近900萬。

“對于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的病人,我們開展線上診療服務,患者在家就能和醫生溝通。”華西互聯網醫院管理辦公室主任武永康介紹說,“患者在平臺上提交申請后,醫患雙方通過圖文、語音及視頻的方式交流,這樣患者不必長途跋涉,節省時間和精力;同時,引導復診患者線上診療,可以為初診患者釋放更多線下號源。”

患有糖尿病的王阿姨今年69歲,在兒女的幫助下已經學會華醫通APP復診,“這個軟件,我們老年人也能學會,手機上可以‘見醫生’。”王阿姨說,點進“老年患者就診入口”,頁面字體明顯變大,沒有花花綠綠的圖片和字符,注冊簡單、操作便捷。武永康說,華西互聯網醫院設置“老年專區”,解決老年患者建卡、信息讀取及支付困難等問題,目前該院還在探索方言語音識別,讓不會普通話的老年人看病更加輕松,實現醫療適老化創新。

“全鏈條”從嚴監管

“袁醫生很耐心地詢問各種癥狀,講解很清晰。”這是在北京工作的張先生通過阿里健康醫療服務平臺“醫鹿APP”問診后寫下的評價。張先生感到喉嚨不適,但平時工作繁忙,很難抽出時間去醫院,便嘗試在醫鹿APP問診。輸入具體病癥后,張先生迅速得到耳鼻咽喉科的專家回應,通過細心問診,醫生給出了專業詳細的用藥建議。

互聯網醫療質量一直是患者關注的重點,如何審核醫生的資質讓患者放心就醫?阿里健康醫療平臺總經理王祥志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我們對入駐醫生均有嚴格的資質審核,同時制定了嚴密的線上問診服務規范與評價體系。醫生均有執業資格,符合互聯網診療要求,確保線上醫療咨詢服務的專業度和嚴謹性。”

問診結束后,患者還可以選擇在線購藥、快遞到家,那么藥品怎樣實現快速、安全配送?阿里健康醫藥電商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阿里健康大藥房實現了全國100座城市藥品次日達,對于部分特殊藥品實行冷鏈配送。同時配備專業的藥品倉儲,實現溫度、濕度的嚴格把控。

武永康說,華西互聯網醫院的服務項目上線流程很嚴格,醫生每一次問診、開出的每一張處方和就診流程中所有診療服務活動都全程留痕、有跡可循。醫院對接四川省衛健委搭建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臺,按照要求上傳相關資料及原始數據,接受其對診療活動的所有質控管理。

5G拓寬就醫應用場景

日前,工信部、國家衛健委公布“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項目名單”,涉及“5G+急診救治”“5G+遠程診斷”“5G+健康管理”等九大方向,進一步推動中國醫療數字化發展進程。那么,5G技術將會給互聯網醫療帶來哪些新變化?

通用技術集團借助5G技術打造一款可互動的遠程超聲機械臂,不僅充分運用5G網絡高速率、大容量、低時延等特征來提升遠程超聲的準確性,還通過健康管理云平臺匯集檢查數據及診斷報告,由專業團隊提供后續醫療服務。專家表示,技術的突破將使互聯網醫療的應用場景更廣,5G網絡低時延、高可靠的特性,結合醫療機器人、傳感器等技術,能有效支持醫生開展遠程手術、無人機救治等診療服務,今后將解決更多醫療難題。

除了拓寬互聯網醫療的應用場景,5G技術還將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有助于緩解國家醫療資源分布不均造成的問題。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人民醫院與熙牛醫療等攜手打造的“云上醫共體”,入選了此次“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項目名單。熙牛醫療首席執行官墻輝介紹,借助5G應用,天臺縣的急救體系流程得以改善,患者坐上救護車后生命體征數據實時傳送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組織搶救;不僅如此,“移動診間”也成為天臺醫生下鄉問診的標配,醫生帶著一臺電腦、一套健康隨訪包走村入戶,現場開檢查單、醫保繳費、檢查、發藥,并為有需要的患者連線專家遠程會診,老百姓看病更輕松便捷。

通用技術集團在全國布局“小通診所”,配置智能檢測、健康促進、專家診療、治療、中醫理療、健康宣教、自助服務等7個功能區,覆蓋全流程醫療健康服務。據介紹,“小通診所”將建立動態的健康管理系統,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讓醫療信息和資源“一鍵可及”,真正打通看病難的“最后一公里”。業內人士表示,借助技術的力量,未來健康服務還會觸達更偏遠地區的患者,使他們享受到與大城市居民一樣的優質醫療健康服務。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大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