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生之基、強國之基,教育智能化是大勢所趨,新型教育形態建設需要社會多主體共同參與。當前以5G、千兆光纖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正成為技術產業創新突破和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重要基石和關鍵支撐,也將對智慧教育的變革和升級帶來新思路、新模式。
近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首屆智慧教育主題論壇——雙千兆賦能智慧教育產業發展論壇”上,新東方OK智慧教育創始人賈云海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賈云海表示,在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加持下,智慧課堂課堂內容教學變為數據導學。
以下是專訪全文:
問題一:5G技術與教育的融合發展,究竟二者之間是如何聯系運轉的?
賈云海:課堂上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同一個班級中很多孩子的學習進度參差不齊,老師也很難兼顧到每個孩子的學習,這種情況下,每個孩子的學習需求不能被滿足。
當5G技術出來以后,依托高帶寬、低時延、多鏈接的特性,能夠實現端計算、多端互聯互通。在教室場景當中,利用5G技術能把計算能力從云端拉到終端上。于是,OK 5G云盒應運而生。
OK 5G云盒能夠把教室里面的每個學生終端、教師終端,大屏終端與云端通過5G融合實現互聯互通,在教室里面形成一個基于教室環境下的物聯網環境,能存儲,能計算,還能上傳。這樣,老師和孩子利用終端進行課堂教學互動時,就不必依賴于云端的能力,因為這些能力都通過5G云盒被下拉到具體的場景當中了。
當5G云盒解決了終端與云端之間的實時傳輸、計算問題,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因材施教,保障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讓每個孩子學自己需要的內容,擁有自己的學習主權。云端平臺擔負著信息的存儲記錄、分析計算、資源共享、提供云服務等功能,從而構建個性化的教育信息化環境,支持教師的針對性教學和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化學習。
問題二:為什么教育需要動力引擎?
賈云海:如何給孩子這種學習動力是值得思考的。
很多孩子容易在學習階點處失去學習動力。這個時候老師需要能夠知道都是哪些學生不會,學生是在什么場景下不會,找出每個人不會的點。每學生適合的學習方式不同,老師需要用孩子適合的學習方式加以指導,通過這樣的AI動力引擎來識別孩子在知識點上遇到的問題,并將不同的知識點打上標簽,老師的教學方法也打上標簽。這樣老師就能針對學生不會的問題,匹配給最適合他學習方式的老師來講解,提供適配孩子學習進度的內容。
問題三:請問,師生在智慧課堂教與學方面有哪些不同?應用以來取得了哪些顯著應用成果?
賈云海:以前老師的教學方式,原來都是按照教學流程,比如說課前備課,準備例題、素材,講完以后再布置一些題當堂練習,看學生是否掌握,這是以前熟悉的教學場景。
有了OK智慧學習引擎1.0以后,老師們在課前通過教師空間后臺,就能夠查到哪些孩子不會,哪些地方會,哪些地方不會,老師可以針對性地準備相應的內容。
整個課堂上,老師主要是在發現哪些孩子遇到問題,指導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再指導問題。所以老師的角色就不是在教知識,而是變成一點點尋找孩子不會的地方,解決問題、尋找問題,提升孩子學習能力。
有一些老師在交流中也會說:“我現在終于覺得我教了幾十年的書,不是每天如同嚼蠟地去重復,而變成每個孩子學得都不一樣,每時每刻都不一樣,由內容的教學變成數據的導學。”
問題四:接下來OK智慧教育將朝著哪些方向創新升級?
賈云海:現在看來創新這件事情分兩個部分,一個是技術創新,一個是教育形式、教育模式上的創新。
如果說我們的教育目標是讓孩子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有很好的提升能力,在平時就應該讓孩子很清楚、有目的地去攻克不會的知識點。
要規避技術的一些負面東西,并不是說越高科技越好,而是說這個更好地助力于老師的教,學生的學。如何把所有的有用的這些技術融入到教和學的這些環節當中,然后更好地提升老師教學的針對性,讓孩子們的學習更有個性化。
問題五:您如何看待目前智慧教育所處的發展階段?何時能夠走向成熟期?
賈云海:現在看來,行業當中有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大家抱著這樣固有的理念,那就是教育有自身規律,既然你改變不了,那我也不接受。這個現象其實還是蠻重的,大家還是抱著教材、書本,即使一些電子化的產品進來,還是個電子書包,把書上的內容濃縮成電子化的。要么是在一個終端里面,或者說在一個服務器上,應有盡有地用量來代替科技的發達。
因為技術讓孩子們獲取知識的便捷的同時,更加加強了學習的盲目性,這個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
另外一個就是直播、在線教育。因為直播技術讓孩子們沒地方逃,為什么呢?上課聽完,回家直播又來了,然后不停地重復,然后擠占孩子的課外時間。
教育行業里面對教育、對整個技術的一個認知,如何讓它提升老師教學的針對性,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
所以未來最大的問題就是教育企業、技術公司,如何圍繞教育本質,大家形成合力,相互融合,共同降低孩子的負擔,提升效率,然后幫助老師提高教學的精準性,這個事情未來還要很長的路要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