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7日電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意見指出,開展“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大力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推廣成熟可復制的農業物聯網應用模式等,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意見提出,到2020年,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取得積極進展,到2030年,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取得顯著成效。
意見認為,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十一連增”,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績,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農業發展面臨農產品價格“天花板”封頂、生產成本“地板”抬升、資源環境“硬約束”加劇等新挑戰,迫切需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意見明確,加快發展農業信息化。開展“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鼓勵互聯網企業建立農業服務平臺,加強產銷銜接。推廣成熟可復制的農業物聯網應用模式,發展精準化生產方式。大力實施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加快推進設施園藝、畜禽水產養殖、質量安全追溯等領域物聯網示范應用。加強糧食儲運監管領域物聯網建設。支持研發推廣一批實用信息技術和產品,提高農業智能化和精準化水平。強化農業綜合信息服務能力,提升農業生產要素、資源環境、供給需求、成本收益等監測預警水平,推進農業大數據應用,完善農業信息發布制度。大力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研究制定農業信息化扶持政策。加快國家農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設。
此外,意見強調,創新農業營銷服務。加強全國性和區域性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加大農產品促銷扶持力度,提升農戶營銷能力。培育新型流通業態,大力發展農業電子商務,制定實施農業電子商務應用技術培訓計劃,引導各類農業經營主體與電商企業對接,促進物流配送、冷鏈設施設備等發展。加快發展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積極推廣農產品拍賣交易方式。
意見還指出,深入推進農業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提高創新效率。推進農業科技協同創新聯盟建設。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條件建設,按程序啟動農業領域重點科研項目,加強農業科技國際交流與合作,著力突破農業資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修復等共性關鍵技術。探索完善科研成果權益分配激勵機制。建設農業科技服務云平臺,提升農技推廣服務效能。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加快科技進村入戶,讓農民掌握更多的農業科技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