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日前在接受央媒記者采訪時表示的。
苗圩指出,近年來,按照“少限制多鼓勵、寬進嚴管”的原則,工信部支持民營企業進入基礎電信業務運營領域,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推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正式商用。據介紹,目前,共有42家民營企業獲得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批文,截至2018年3月底,累計發展用戶超過6400萬戶;有18家企業用戶數超過百萬。2018年4月,正式發布《關于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正式商用的通告》,進一步放開經營主體限制,鼓勵民營企業經營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業務。
二是向民間資本開放寬帶接入市場,逐步擴大寬帶接入網業務開放試點范圍。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已在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4個城市開展試點,累計批復277家(次)試點民營企業,民營寬帶用戶數近900萬,吸引民間直接投資超過106億元,間接經濟貢獻530億元,帶動上下游新增就業崗位超過28萬個。
下一步,苗圩表示,工信部將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電信、軍工領域。一是通過實施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正式商用,深化寬帶接入網業務試點,進一步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電信運營領域。二是進一步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參與軍民融合發展。搭建民營企業優勢軍民兩用技術創新成果展示、對接、交流平臺,推廣可轉民用的軍用先進技術,促進供需交流;繼續編制發布年度《民參軍技術與產品推薦目錄》《軍用技術轉民用推廣目錄》,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國防建設,鼓勵其利用先進軍用技術發展壯大。
在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基礎電信運營領域的同時,苗圩指出,工信部將通過五項措施,繼續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
一是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通過梯度培育和引導扶持,在各地認定近2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基礎上,通過3年培育600家聚集主業、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專注于細分市場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促其逐步壯大成長為“單項冠軍”企業。
二是開展“互聯網+”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培育行動,實施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鼓勵大企業及專業服務機構構建面向中小企業的云制造平臺和云服務平臺,發展適合中小企業智能制造需求的產品、解決方案和工具包。支持面向中小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公共平臺建設,大力推動中小企業向云端遷移。
三是繼續舉辦“創客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著力促進產融對接、項目孵化和落地服務。2018年的創客大賽參賽項目8112個,同比增長92%;共舉辦26場區域賽、23場專題賽,相關機構與大賽24強中的有關項目簽署了投資意向書。
四是推動實施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擬總結推廣一批基于供應鏈協同、基于創新能力共享、基于數據驅動和基于區域生態的融通模式;在中央財政支持下選擇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型特色載體;培育一批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形成大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發展、中小企業為大企業注入活力的融通發展產業生態。
五是與國家知識產權局繼續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在20個城市(包括35個中小企業集聚園區)啟動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城市試點,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下一步,“工信部將聚焦解決實際問題,集中針對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具體困難,堅持政策措施要實化、具體化,更具含金量,要讓廣大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更具獲得感。”苗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