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朱 玉:萬物互聯時代下智慧城市的應用與創新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05-20

   2019513日至5月15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重慶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的2019中國云計算和物聯網大會在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召開。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朱玉受邀參加大會并在“中國智慧城市高峰論壇”上做了題為“萬物互聯時代下智慧城市的應用與創新”主題演講。 

說明:朱玉

朱玉在演講中指出,萬物互聯的時代已經來臨。他認為,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也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當前,全球信息科技發展正經歷從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到物聯網的延伸。據預計,未來10年,全球物聯網將實現大規模普及,年均復合增速將保持在20%左右。到2022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3萬億美元左右。可以說,物聯網是互聯網的應用拓展,物聯網不只是網絡,更是應用,應用與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出發點和終極目標。目前,物聯網正引領著新型信息化與傳統領域走向深度融合。物聯網正成為經濟社會綠色、智能、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基礎和重要引擎。隨著物聯網技術及產品的不斷成熟,物聯網的潛力和成長性正逐步凸顯,相關創新與應用正加速滲透到生產和生活的各個環節,并帶來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中國是物聯網技術創新與應用最廣、實踐最多的國家。特別是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物聯網技術正應用于各個領域,醫療、交通、教育、金融、公共服務、應急管理……,各種應用場景都因物聯網而發生著深刻的改變。 

朱玉還對物聯網在智慧城市中的多方面應用進行了全方位的展望。他表示,技術的融合,以及模式的創新,帶來了智慧城市多個領域的深刻變革。物聯網在智慧城市發展中的應用關系到城市管理、醫療、交通等各個方面,使城市走向“智能化”。城市是一部結構復雜、部件繁多、性能精密的龐大機器,又是一個血肉相連、密不可分、互相依存、互相制約、不斷變化的有機整體。城市管理為現代城市運轉提供動力、為城市持續發展提供保障、為建設和諧社會提供支撐。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逐步加快,城市規模與內涵的不斷擴大,城市管理問題日益突出,對于城市管理精細化的要求越來越高。現代城市管理工作的復雜性,要求必須充分運用最新科技手段,對城市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測、態勢識別、問題診斷、綜合評估和決策支持;通過對各類城市管理相關信息的采集和分析,進一步完善城市運行的數據標準、信息規范、特征識別、預警預報等內容,為城市運行的指揮、控制和溝通工作提供依據。利用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城市管理精細化、智能化典型應用,以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以跟上快速增長的城市化,引導、推動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已成為城市管理者的當務之急。通過物聯網,可以實現城市信息資源全面整合及業務協同,實現城管系統中的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相互感知、互聯互通,不斷提高管理效率及效果,使城管服務更加方便快捷,更具人性化。 

對于“物聯網在智慧城市中的技術融合與模式創新”,朱玉指出,為了實現智慧城市的構想,需要有合適的技術架構來進行支撐,各方普遍認為城市的智慧需要依賴對數據進行高效和合理的采集、清洗、存儲、處理以及實用的能力,因此技術的融合需要圍繞這一核心價值進行。因此對于物聯網在智慧城市中的技術融合,第一步首先是有效的獲取與感知,其核心主要是研究如何高效獲取互聯網、電信網、物聯網和各行業數據,通過研究視頻、音頻、激光、射頻定位、報警、智能圖像分析等感知技術,構建智慧城市內立體感知系統,特別是需要針對數據來源的多源、異構等特性,對獲取數據進行再組織與管理。在獲取到了有效數據之后,下一步主要工作則是對數據進行高效的傳輸,其核心內容是通過各種無線、有線的長距離或短距離通信網絡,在確保信息安全和傳輸質量的前提下,實現選定范圍內的數據互聯互通,并形成一個“數據聯網”。在有了海量的多源異構數據之后,如何高效智能化地存儲、管理和分析數據,并將有意義的信息提取出來應用于各種城市數據密集型應用成了最重要的一個挑戰,為此,需要將數據進行廣泛深度的融合,并且有針對性地對數據進行活化處理,進而構建一個面向智慧城市數據融合需求的技術體系,通過研究數據的描述、認知、建模、關聯、演化等方法,實現海量多源異構數據的自我認知、自主學習和主動生長。只有這樣數據為核心要素來構架智慧城市的互聯網絡,數據才能打通,城市才能智慧起來。 

朱玉最后總結指出,對于智慧城市建設來說,有三個階段需要遞進,第一個階段聚焦于“技術融合”層面,包含著物聯網、云計算等基礎網絡的鋪設;第二個階段屬于“數據管理”層面,即如何通過大數據將各種網絡管理起來,從而實現有效性的結果;第三個階段才是“人文”的階段,即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是否符合人們的習慣,是否懂得人性化設計等。真正的“智慧”不僅是技術上的更新換代,也并非只是效率的提升,更為重要的是“以人為本”的實現,即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無論哪個方向都應該時刻追問“是否抵達人本”的特點。因此必須通過更加合理化、人性化的商業模式創新設計,以人的訴求為出發點,以人的需求為突破點,才能真正實現讓物質圍繞著人進行,才能真正實現一個萬物互聯的、智慧化的時代。 

2019中國云計算和物聯網大會以“云物智聯?引領數字經濟新發展”為主題,首次將云計算、物聯網兩個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熱點融合,邀請了上百位海內外權威嘉賓出席,旨在通過搭建云計算、物聯網領域產學研高端交流平臺,著眼國內發展現狀,瞄準世界發展前沿,探索數字經濟的新技術、新應用、新模式、新業態。本屆大會在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力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分享前沿高端領域數字經濟最佳實踐方面起到積極影響。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主任王欽敏,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張峰,重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屈謙,重慶市政協副主席張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副司長戴明等出席大會并致辭。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大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