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政府網站建設呈現六大新突破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7-03-06

2006年是我國初步建成電子政務總體框架,開始省部級政府門戶網站戰略轉型的一年;還是電子政務建設探索政務公開、群眾滿意、資源節約、規范化建設之路,進入以深化應用為顯著特征的一年。筆者認為,2006年我國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的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政府網站成為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

    從1996年海南省政府創辦首個政府門戶網站起,中國政府門戶網站的建設和發展已經走過十年歷程。2006年1月1日,中央政府門戶網站正式開通,標志著中國政府網站的框架體系基本形成。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截至去年6月,使用“.gov.cn”域名的政府網站總數近1.2萬個。96%的國務院部門建成了政府網站,約90%的省級政府、96%的地市級政府、77%的縣級政府都擁有了政府網站。一個從中央、各部委到省、地、縣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政務網站體系架構已經初步建立。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政府網站建設已經成為政府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成為全面展現電子政務建設成果的主要窗口。”

    2、更加注重政務網站功能的應用轉型。

    《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要求電子政務要把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通過“推進公共服務信息化,及時發布公共信息,為群眾生活和參與經濟社會活動創造便利條件”。由此2006年,各地電子政務建設的工作重心向“為群眾生活和參與經濟社會活動創造便利條件”的服務方向和應用功能轉型,這是中國電子政務建設上的重大進展和突破。
在此之前,盡管各地進行了多種探索,但是功能定位并不清晰。僅以政務網站模式而言,就有“政務公開型”、“數據填報型”、“替代文件型”、“信訪互動型”、“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一體化型”等。特別是:在功能定位不清的情況下,進行的“頂層設計”只注意了網站之間的關聯設計,忽視了網站信息資源的來源設計,流量設計、生態設計,造成一些政府網站信息資源先天不足,瀏覽量很低。成為了“形象網站”、“擺設網站”。

    3、發展中堅持了網站建設的效果評價和標準跟進。

    政府網站評測正在成為推動電子政務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環節。而且,設計-建設-評價-標準跟進等做法,已經逐步成為一種有序化的政務網站建設流程。 

    從2006年起,中國電子政務理事會會同國家信息化測評中心、中國信息安全產品測評認證中心,以及部分高校電子政務研究中心組建專家委員會,對政府電子政務能力成熟度、電子政務相關項目,以及相關軟硬件產品、方案和服務等方面進行了測評,為國家信息化主管部門制定電子政務的政策和決策提供了相應依據,提升了我國電子政務的整體水平。
隨著中國電子政務總體框架標準的初步完成,標準化試點工作也取得初步成效。有關部門開展了標準制定、地方驗證試點、部門間共享資源調查等工作。《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與交換體系》等23項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已在全國范圍內征求意見,并已分別在北京、上海等4省(市)的531個部門進行試點。
 
    與此同時,一些部委和省、市也先后出臺了電子政務建設的相關管理辦法。如《陜西電子政務建設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深圳市電子政務項目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合肥市工商局電子政務建設管理辦法》、《武漢市電子政務建設管理暫行辦法》等相繼出臺, 為電子政務走向法制化管理奠定了基礎。
  

    4、實踐中進行了網站群和移動政務的創新探索。

    電子政務是政務工作和網絡信息技術結合的創新產物,電子政務的發展和完善同樣應該在實踐中繼續進行創新。在2006年電子政務建設中的多維探索中,其最突出的有兩大探索――網站群建設和移動政務。

    網站群是特指具有統一的數據結構、統一的技術形式、統一的主站點頁面,而運行主體不同的一組網站的集合。最早進行網站群探索的是商務部網站。在商務部網站之外,集合了不同省市、不同行業的成百上千個商務子站。這種子站和主站之間具有資源的整合性和內容的關聯性,不僅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和流程整合,而且對同一個網站的架構和信息量進行了橫向擴展和縱向延伸。網站群的創新形式在各省市引起了廣泛的反響。不僅很快獲得了擴展和效仿,而且河北等省市還下發了文件,提出了規范發展的意見。去年11月中國信息學會組織召開了“2006年政府網站群的建設與運營大會”,用以推動網站群的創新發展。 

    2006年中國電子政務的另一個亮點是移動政務。 無線移動技術開始在電子政務領域嶄露頭角,對于提高公安、消防、急救、環境建設等各項城市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城市的企業和市民工作與生活的便利性;實現與廣大市民的交流和溝通都具有明顯的優勢。

    以廣東省為例,2006年7月正式投入運行的廣東省移動政務平臺主要為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協及各省直單位提供內部辦公短信服務,包括會議通知、辦公通知、事務提醒、個人短信等。未來的二期工程將面向公眾提供政務信息、民生信息等短信服務和門戶網站WAP信息服務,全面實現廣東政務信息的移動化。這種創新探索顯示了移動技術進入電子政務的可能性和優越性,同時也展示了移動技術在電子政務應用的前景。

    5、有關政務網站的大規模調研啟動,理性思考提升。

    為了切實加強電子政務理論研究,推動實踐的深入發展,2006年有五項大型的調查研究項目啟動,并產生了很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一是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委托,“北大網絡經濟研究中心”聯合“計世資訊”發起了“2006中國政府門戶網站發展趨勢研究”。 自2006年3月開始,歷時9個月結束。對全國289個地級市政府,36個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直轄市政府,27個省、自治區政府的門戶網站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評估。研究手段包括人工測評、郵件模擬測試、電話模擬測試、體驗測試、事件研究、第三方數據研究及電話訪談及實地案例調研等。
 
    二是社科文獻出版社最新出版了2006年電子政務藍皮書《中國電子政務發展報告No.3》對我國政府網站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一些政府網站建設中的經驗和存在的互動欄目“作秀”、信息公開不充分、在線辦事能力較弱、頻遭篡改等問題。告誡人們應防止將電子政務演變成“電子政誤”。

    三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國脈互聯政府網站評測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以"引導電子政務應用新潮流,創建服務型政府網站標桿"為宗旨的"第二屆中國特色政府網站"評選活動于2006年11月1日啟動。至2007年4月30日結束。 
四是由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的葉晶撰寫的《2006我國電子政務運維服務分析報告》。、該報告探討了制定適合于我國電子政務運維服務機構的三級分析指標體系的思路和方法,對提高我國電子政務項目的成功率和滿意度,優化我國信息化資產的投資效益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五是3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國電子政務實施及應用調查報告》。以前的調查大都是對政府部門進行調查,而這次調查的側重點則落在了用戶上面。這種反向思維的調查結果令社科院的研究人員“吃驚不小”。

    6、一些政府網站安全隱患嚴重應引起重視。

    可以說,2006年繼續成為政府網站被黑客攻擊的多事之年。據統計,2005年監測到的我國政府網站被篡改數量共計達2027個,占被篡改網站總數的22%。這種情況在2006年更加嚴重:3月18日,廣州外事辦網被篡改;4月13日,大冶政府網被篡改;7月13日,中國涿州網的公眾論壇,被黑客攻擊,論壇被更名為“中國黑客論壇”,而且附有“懲罰無知的政府,沒有做好網絡安全工作”的語句;7月20日,廣州市某政府部門網站被黑客攻擊,致使網站服務器的大量資源被耗費;7月25日,廣州某政府信息中心網站被黑客非法攻入,網站主頁被篡改;9月11日,中國反流氓軟件聯盟官方網站被黑;11月6日,國家公務員報考期間,河南省人事廳網站的網上確認程序突然中斷等等。 

這種情況表明:政府網站成了被篡改被攻擊的重災區。這些問題,不僅折射出政府網站在建設方面的不足,而且還暴露了網站建設和管理人員安全防范意識的缺失,政務網站驗收的馬虎等問題。當前一些公安機關在破案調查中發現,網絡黑客正日益走向職業化,它不再是小孩子游戲,而是直接與金錢掛鉤;一些職業入侵者竟然受網絡商人或網絡殺手的遙控去破壞政府網站。這不能不給政府網站的網絡安全敲響又一次“警鐘”!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大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