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我國電子政務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7-05-24

“杭州等地的成功經驗表明,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廣泛發動社會參與、采納最新技術惠及公眾,將成為電子政務建設和應用創新中的一個重要趨勢。”近日,國信辦電子政務組陳小筑司長率隊赴多個省市調研城市電子政務建設經驗后,在與本報記者暢談電子政務領域新熱點時如是說。

今年以來,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和應用各方面都有了新的進展,從中央到地方,圍繞建設信息社會、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調整了以往電子政務建設中的一些誤區,更加注重面向公眾的服務功能和面向企業、單位的應用滲透,在法律環境方面也取得了《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發布等重要成果。那么,今后我國電子政務將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記者為此專訪了國信辦電子政務組的陳小筑司長。她指出,我國電子政務將進入快速發展期,同時在建設模式、服務方式、應用推進等發面出現了很多亮點和一些新的趨勢。

2006年,中央政府門戶網站正式開通,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印發了《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新華社播發了《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中辦、國辦轉發了《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推進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建設的意見》的通知,全國第一次電子政務工作座談會對“十一五”期間如何更好地推進電子政務的建設作了明確的部署。最近,《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正式出臺,更是為政府信息資源的共享和利用打破了桎梏。陳小筑認為,這些重要文件的出臺表明了國家對電子政務的部署已經相當明確,目標和方向也已經很清楚,重視程度也很高,為今后我國推進信息化的發展和深化電子政務的應用都指明了方向。這是我國電子政務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的前提條件。

關注民生、關注和諧將成為電子政務主線。陳小筑認為,電子政務應用將更加注重服務社會、服務百姓的功能。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強調指出,服務的實現程度、服務效率、服務質量,是電子政務建設成敗的關鍵。陳小筑指出,我國電子政務建設一定要以服務對象為中心,以網絡為載體,逐步建立起電子政務的服務體系。她說,從根本上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務已經成為電子政務的核心價值。信息網絡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被應用主要是要把自動化技術水平、提高的效率和節余的成本“轉移”到社會上去,讓社會公眾獲得益處,最終是要達到降低社會公眾的辦事成本,讓公眾方便、快捷地獲取政府服務。

政務系統“包容性”增強,將更充分地利用原有資源。陳小筑指出,今后,電子政務新應用要讓以前投資建設的資源繼續發揮作用,甚至發揮比以前更大的作用,避免浪費和重復建設。她介紹說,杭州市不久前組建的公共資源交易辦、市行政服務中心就是這種“包容性”建設的成果。該中心目前集中了全市26個部、委、辦、局的近300名工作人員,設置服務窗口62個,將原先的行政辦事大廳“升級”成為杭州投資項目審批和公共資源交易的統一平臺,真正把各個部門的信息資源、業務系統、工作人員集中起來,實現了“人不跑,信息跑”。

社會化參與程度明顯提高。陳小筑認為,電子政務建設看起來是政府主導,但不等于是政府包辦,應最大程度地吸納社會的力量。聯合國評價各國電子政務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社會化程度。她指出,近期以來,無論是系統開發、數據庫建設,還是標準制定,許多部門通過政府采購、公開招標方式,公平競爭,擇優選擇,吸引了一大批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投身信息化建設,成效顯著。政府開始發現,在社會化大生產的條件下,政府完全可以利用整個社會各種資源,采取外包或任務外分的形式,將一些事情交給企業或相關機構去完成。例如杭州市的數字城管工程,就是采用外包方式,雇用專門人員具體實施,這樣既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成本。

將采用多種通信手段惠及全民。陳小筑指出,電子政務要體現服務功能,就要采用多種信息傳遞手段來降低成本,加強社會管理和服務。她認為,在電子政務建設中,不是所有為公眾的信息化服務只能通過互聯網才能實現,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即使在發達國家,也很重視電話功能的發揮,特別是電話與網絡整合在一起的一體化信息化服務。在中國,因為電話普及率非常高,就更應該充分考慮國情,把電話和網絡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使電話在政府提供的信息化服務和一站式辦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另外,2006年底中國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9%,通過數字電視提供公共服務的潛力很大。數字電視可以作為城市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工程,成為“陽光政務”的窗口,百姓辦事的指南,成為政府與公眾溝通的橋梁和紐帶。

隨著政府信息資源公開的法律環境得到根本改善,信息共享將以應用為引導。《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提出,到2010年網站要成為政府信息公開的主要渠道,特別提出要求50%以上的行政許可項目能夠實現在線辦理。陳小筑指出,目前重要的、關鍵的,與老百姓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政務信息資源中的絕大部分仍掌握在政府手中,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體制、政策來建立信息資源共享和利用的有利環境,是政務信息資源提高社會化開發利用程度的最大障礙。可喜的是,隨著《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通過,將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桎梏將被打破。她指出,《條例》通過立法促進政府信息資源開發,解決部門間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瓶頸問題。今后政務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將以應用為引導,逐步提高政務信息資源的共享水平,提高政府的社會管理能力和為公眾服務能力。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大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