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熱潮不僅將改變現有的金融業態,對于現有的貨幣發行也將迎來顛覆性的變革。昨日,央行召開數字貨幣研討會,表示已成立專門的研究團隊,爭取早日推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央行此舉被業內評價為“破冰之舉”,因為數字貨幣甚至可以視同于金本位時代的“黃金”,未來有望成為互聯網時代的“一般等價物”。
破冰之舉
央行昨日召開數字貨幣研討會,就數字貨幣發行的總體框架、貨幣演進中的國家數字貨幣、國家發行的加密電子貨幣等專題進行了研討和交流。
央行透露,事實上,從2014年起就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團隊,對數字貨幣發行和業務運行框架、數字貨幣的關鍵技術、發行流通環境、面臨的法律問題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繼2013年12月5日央行等五部委發布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之后,第一次對數字貨幣表示明確的態度。
而在這期間,不僅是中國央行,全球都對數字貨幣表現出巨大的興趣并投入了研究。黃金錢包首席研究員肖磊表示,由于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不斷沖擊世界金融體系,包括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高盛、摩登在內的很多機構開始對此投入研究。研究發現,數字貨幣運用的區塊鏈技術可以給很多機構帶來便利,降低成本,且有可以應用于實體經濟的案例。這給了更多國家和機構動力去投資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
央行表示,發行數字貨幣可以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減少洗錢、逃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提升央行對貨幣供給和貨幣流通的控制力。
火幣網創始人李林表示,相較于傳統資產管理與支付體系,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不同在于它的資產發行、交易為自組織、去中心化,通過技術而非中心機構解決了在虛擬經濟體系中的信任問題。數字貨幣之所以能夠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高昂成本,背后的區塊鏈技術是核心。不僅在傳統紙幣發行領域,在眾籌、P2P、證券等傳統金融領域,數字貨幣背后的區塊鏈技術也將發揮巨大作用。
未來可能貨幣數字化?
“未來將會沒有紙幣”,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他表示,央行昨日的表態傳遞了一種信號,表明數字化是一種趨勢,未來都會貨幣數字化。
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秘書長白澄宇表示,現在我們處在“數字貨幣大發現”時代,數字貨幣就是互聯網時代的黃金。實際上,此前銀聯、阿里巴巴等多家公司也宣布研究區塊鏈技術。“未來可能實現全部數字化,比如結合第三方支付開發的掃碼支付,不需要再用現金去交易。”黃震說道。
同時,隨著貨幣數字化,未來發行貨幣模式又將怎么改革?白澄宇表示,在互聯網時代,應該有互聯網央行。其重要的功能,就是要在互聯網技術基礎上發行和管理虛擬貨幣。相信未來央行會加大在這個領域的研究和力度。
除此之外,黃震表示,整個金融業也將會數字化,這是一個趨勢。業內人士指出,銀行在運用區塊鏈技術后不僅將提升服務質量,也將降低運營成本。比如,現在跨銀行間的轉賬成本很高,如果運用了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低成本甚至零成本。
不過,要實現數字貨幣化并非易事。白澄宇表示,現在尋求的是,能夠在安全性、便利性等各個方面都能夠解決所謂價值交換需要的功能載體,這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技術問題解決后,未來如何運用數字貨幣替代紙幣的流通和發行,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黃震表示,目前央行只是出臺一個政策,距離數字貨幣落地還有很長時間,可能會盡快進行試點。
對現有數字貨幣利好不多
央行在2013年之后再次提及數字貨幣,對于現有數字貨幣是否形成利好?
在現有的數字貨幣中,最受關注的莫過于比特幣。不過分析人士表示,比特幣等現有的數字貨幣,和昨日央行所提的法定數字貨幣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白澄宇表示,央行探討的是數字貨幣是否能替代紙幣的發行,和是否允許民間來發行數字貨幣,是兩回事。
黃震表示,比特幣是一種去國際化的理念,和法定貨幣相沖突,核心理念不一樣,對比特幣政策并沒有推動。
肖磊表示,對比特幣肯定是利好,但是由于比特幣的投機屬性太強,央行還會加強監管,對技術應用是會支持的。
受此影響,昨日比特幣還是出現了一波漲幅,截止到昨日22時30分,火幣網比特幣價格出現大幅上漲,上漲5.77%至2692元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