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6月6日專電(記者張遙)網購退貨運費險、“扶老人險”……在互聯網與傳統金融業的融合趨勢下,互聯網“保民”群體正在擴大。6日發布的《互聯網保民都是誰?——2016互聯網保險消費行為分析》稱,截至今年3月,中國被互聯網保險服務的用戶已經超過3.3億,同比增長42.5%。
據介紹,這份報告是基于螞蟻金服保險平臺的數據,該平臺目前接入了76家保險公司的產品。報告顯示,在互聯網保民群體中,年輕是主要特征,其中“80后”占47%,“90后”占33%,是互聯網保險的主力人群。
已經成家立業的年輕人在保民群體中顯得更活躍。報告顯示,在最為活躍的30%互聯網保民當中,48%已經組建家庭并有了孩子,約一半的保民購置了房產。
報告顯示,在兒童類保險當中,和“80后”父母更關心傳統“意外險”不同,“90后”新手父母傾向于帶有理財屬性的“教育金”保險。在一些創新型的險種上,“90后”的嘗試意愿高,如為做好事遭遇糾紛提供法律保障的“扶老人險”,購買人群中“90后”占比最高。
在螞蟻金服保險平臺上,保民主要集中在電商保險、賬戶保險、旅行保險、車險、意外險、健康險等領域。
從地域來看,與很多互聯網金融服務類似,目前,互聯網保民更多來自于經濟發達、人口基數相對較大的區域。報告顯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是互聯網保民數量最多的城市。
報告分析認為,在網上購買車險、意外險等傳統保險的保民,與線下保民相似度高,而購買很多創新險種的保民,不少是互聯網保險帶來的新增保民。
業內人士認為,相比過去傳統的保險銷售渠道,互聯網平臺降低了保險的銷售成本,從而催生出一些小額碎片化的保險產品,如“跑步無憂險”“兒童疫苗保險”等創新險種的出現,解決了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問題,滿足了部分新保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