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計算機病毒紀年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07-07-20

1982 

Elk Cloner病毒是實驗室之外誕生的最早的計算機病毒之一。該病毒感染了當時風靡一時的蘋果II型(Apple II)計算機。 

1983 

早期的病毒研究人員,佛瑞德科恩(Fred Cohen),提出了“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的概念,并將其定義為“是一類特殊的計算機程序,這類程序能夠修改其他程序,在其中嵌入他們自身或是自身的進化版本,從而來達到“感染”其他程序的目的。” 

1986 

“大腦”(Brain)病毒出現。這是一種啟動區病毒,當計算機重啟時,通過A驅動器中的軟盤傳播。該病毒不僅是最早的PC病毒,還是第一例隱蔽型病毒―被感染的磁盤并不會呈現明顯癥狀。 

1987 

Lehigh病毒最早在美國的Lehigh University被發現。該病毒駐留內存,而且是第一個感染可執行文件的病毒。 

同年,商業殺毒軟件登上歷史舞臺,其中包括約翰?邁克菲(John McAfee)的VirusScan和羅斯?格林伯格(Ross Greenberg)的Flu_Shot。 

1988 

這一年誕生了最早在Mac系統傳播的病毒,MacMag病毒和Scores病毒。同年出現的Cascade病毒是第一個經加密后難以刪除和修改的病毒。 

第一個廣泛傳播的蠕蟲病毒是“莫里斯的蠕蟲”(Morris Worm)病毒。蠕蟲是病毒的一種,它們通過外界資源,比如互聯網或是網絡服務器,傳播自身。美國國內一位著名計算機安全顧問的兒子,羅伯特?T?莫里斯(Robert T. Morris),將該病毒從麻省理工學院(MIT)釋放到了互聯網上。但是,他聲稱這一切純屬意外。 

1989 

“黑暗復仇者”(Dark Avenger)/“埃迪”(Eddie)病毒是最早的反殺毒軟件病毒。該病毒會刪除部分殺毒軟件。 

“費雷多”(Frodo)病毒出現。這個病毒感染文件后具有一定隱蔽性,當用戶對被感染計算機進行目錄列表檢查時,被感染文件的大小也不會發生改變,極具隱蔽性。 

1990 

出現了眾多殺毒軟件,其中包括沃爾夫岡?斯蒂勒(Wolfgang Stiller)的“整合專家”(Integrity Master),帕姆?凱恩(Pam Kane)的“熊貓反病毒”(Panda Anti-Virus)工具,以及雷?格雷斯(Ray Clath)的Vi-Spy軟件。到此時,殺毒程序作者和病毒制造者已經開始展開了全面的較量。 

變形病毒出現。這些病毒隨機改變特征,同時對自身進行加密,從而避免被發現。最早的此類病毒可能是1260/V2P1病毒。 

加殼病毒(Armored Virus)首次出現。此類病毒很難分解。比如防護能力極強的頑固病毒,“鯨魚”(Whale)病毒。 

1991 

“特奎拉”(Tequila)病毒出現。特奎拉具有隱蔽性,屬于復合型態,具備保護外殼,同時會對自身變換加密,每次感染時都會采用不同的密鑰。該病毒攻擊主引導記錄。主引導記錄一旦被感染就會隨之感染其他程序。 

一種名為病毒制造實驗室(Virus Creation Lab)的病毒軟件編寫工具庫催生了一系列病毒。但是大多數該類病毒都充滿漏洞,而無法制造真正的威脅。 

復合型DAMN病毒由“黑暗復仇者變形引擎”(Dark Avenger Mutation Engine)編寫,并且在1992年大行其道。 

1992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病毒出現后感染所有類型的磁碟。但是,該病毒的散播范圍比媒體預先估計的要小一些。 

1993 

當年出現的Satanbug/Little Loc/Natas病毒是同一個病毒的不同變種。 

Satanbug病毒具有很強的反殺毒軟件功能:該變種能夠檢查到四種殺毒軟件,并且破壞相關磁碟。這是殺毒軟件研究人員歷史上第一次和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聯手逮捕并且起訴了這個還是孩子的病毒編寫者。 

1994 

危害相對較小的KAOS4病毒出現在一個色情新聞組之中,并且很快通過COMSPEC/PATH環境變量傳遍全球。這是第一個利用環境變量來定位潛在攻擊對象目錄的病毒。 

1995 

第一個宏病毒出現。宏病毒利用軟件自帶的編程語言編寫來傳播,比如微軟公司(Microsoft,下稱微軟)的Word、Excel和Access。 

1996 

Laroux/Excel宏病毒利用微軟為應用軟件宏語言環境設計的新型Visual Basic語言,進行大范圍自我復制。但是該病毒危害非常有限。 

Boza病毒出現并且感染了曾號稱百毒不侵的Windows 95操作平臺。 

Staag病毒這一年出現并且感染了當時剛剛誕生不久的Linux操作系統。 

1998 

StrangeBrew病毒在Java環境下傳播和發作。這是一個概念性病毒,沒有攻擊性。 

危險的CIH病毒現身后感染了視窗(Windows)可執行文件,覆蓋了硬盤和BIOS數據,并且讓無數計算機系統癱瘓。這個別名為“Chernobyl”的病毒在全球范圍內造成了2,000萬~8,0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CIH病毒對中國用戶發起大規模的進攻,受損計算機超過幾十萬臺。 

1999 

毀滅性的梅利莎(Melissa)Word 97宏病毒是目前為止傳播得最快的一種病毒。這個以一個脫衣舞女命名的病毒是群發郵件病毒的鼻祖。 

蠕蟲病毒開始產生比普通病毒更大的危害。“泡沫男孩”(Bubble Boy)病毒是第一個在用戶打開電子郵件附件之前就感染系統的蠕蟲病毒。在郵件被瀏覽之時,蠕蟲病毒已經開始暗中傳播。 

2000 

我愛你(ILoveYou)病毒,又稱情書或愛蟲,也是群發郵件病毒。被感染的計算機會向郵件地址簿中的所有人發送包含病毒的電子郵件。 

借助人們對于情書的好奇心,該病毒迅速傳遍全球,造成了大范圍的電子郵件阻塞和企業億萬美元的損失。 

第一次分布式拒絕服務(DoS)攻擊同時侵襲了亞馬遜公司(Amazon)、電子港灣公司(eBay)、谷歌公司(Google)、雅虎公司(Yahoo)和微軟的網站,攻擊長達數小時之久。 

2001 

Sircam蠕蟲病毒把被感染電腦的個人文檔和數據文件通過電子郵件四處發送。但是由于該病毒文件比較大,限制了自身的傳播速度。 

“尼姆達”(Nimda)病毒利用復雜的復制和傳染技術,在全球范圍內感染了數十萬臺計算機。 

“壞透了”(BadTrans)蠕蟲病毒可以截獲并且向病毒作者傳回受感染用戶的信用卡信息和密碼。但是該病毒聰明的自我復制機制在真正發揮作用之前就被防病毒軟件發現,并且在其大范圍傳播之前被追蹤清除。 

2002 

梅利莎病毒的編寫者大衛史密斯(David L. Smith)被判處在聯邦監獄服刑20個月。 

2003 

SQL Slammer蠕蟲病毒在十分鐘內攻擊了7.5萬臺計算機,幾乎每十秒鐘就將攻擊數量翻倍。雖然病毒沒有造成直接傷害,但是該蠕蟲病毒讓網絡服務器過載,全球內互聯網阻塞。 

“沖擊波”(Blaster)蠕蟲病毒在8月11日攻擊了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一個已經推出補丁的安全漏洞,讓數十萬臺來不及打補丁的計算機陷入癱瘓。該病毒的最終目的是利用受感染的計算機在8月15日發動一次針對Windowsupdate.com的分布式DoS攻擊,但是病毒的危害到當天已經基本被控制。 

我國的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杭州等城市也遭到了強烈攻擊,從11日到13日,短短三天間就有數萬臺電腦被感染,4,100多個企事業單位的局域網遭遇重創,其中2,000多個局域網陷入癱瘓,對相關機構的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工作產生了傷害,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2006年 

“維金(Worm.Viking.m)”開始大面爆發,該病毒是一種運行在Windows平臺下,集成“可執行文件感染”、“網絡感染”、“下載網絡木馬或其它病毒”的復合型病毒,具有極強的破壞性。該病毒主要通過共享目錄、弱密攻擊、感染系統文件、做為郵件的附件等方式進行傳播。 

2007年上半年 

“AV終結者”、“熊貓燒香”等復合型病毒開始稱霸整個病毒市場,其本身并不具有傳播性,但隨著移動存儲設備的普及,其危害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病毒。該類病毒可以關閉幾乎所有主流反病毒軟件,屏蔽所有和病毒有關的特征行為,在感染計算機中開后門下載大量的木馬,危害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 

ANI病毒,通過微軟的0-day漏洞大面積傳播,由于任何軟件,特別是大型軟件總是存在不可預見的錯誤,0-day漏洞引起各家反病毒廠家的高度重視。次類病毒的產生,必將帶來新的計算機反病毒技術革命,反病毒廠家都在為不可預見的威脅做積極的準備。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大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