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近期,青海新能源大數據創新平臺日前正式投入運營,并簽署了首批應用合作協議,這也是中國首個新能源大數據創新平臺。當日,該平臺與北京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清華大學、華為公司在內10家應用服務提供方和魯能、大唐、綠電等6家服務應用方,簽署了“第一單”合作協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數據系統軟件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孫家廣表示,上述平臺是國內首個新能源大數據創新平臺,平臺建設實現了在理念、模式、技術等領域的創新,將有力推動我國能源結構清潔轉型和新能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據了解,該平臺于2016年8月啟動建設,建成后首批確立了36項高級創新業務服務,現已具備功率預測、設備健康管理、電站運營托管、金融服務等多項線上技術服務能力,將立足于為政府、企業提供覆蓋新能源規劃、設計、建設等全產業鏈服務。
國家電網青海新能源大數據科技公司籌備組組長王國強介紹,平臺建成初期已試點接入魯能、大唐、綠電等3家新能源發電企業新能源場站15座,接入電站容量達218.19兆瓦,初步實現對接入新能源電站的集中智能監控、生產運行管理、業務智能分析及設備故障預警等功能應用。
目前,青海省內共有新能源電站234座,除試點接入的15座電站以外,已初步達成接入意向的有大柴旦全通暢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共計6家單位103座電站,容量517萬千瓦。同時,453座離網光伏電站也將陸續接入平臺。
王國強表示,基于平臺的基礎服務、大數據分析診斷、集中統一管理等功能應用,未來能夠為新能源發電企業實現集團化監控、集約化管理、集中式預測、高效化利用,預計每年可為發電企業帶來3%發電量提升,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天風證券分析師沈海兵此前表示,大數據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看好基礎設施提供商,1月金股推易華錄作為藍光存儲技術主流推動廠商,在大數據高速發展行業背景下,進軍大數據存儲市場,結合歷史上智慧城市經驗,創造性探索出城市數據湖作為政府數據治理的核心解決方案。隨著數據湖在談訂單持續推進,未來幾年業績將呈現高速成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