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9月25日,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綠色環保外賣聯盟共同舉辦的“外賣環保大家談—互聯網外賣行業綠色與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會上,環保領域專家學者與外賣行業代表、餐飲商家代表等,就外賣餐盒、餐具及包裝所造成的污染,外賣垃圾減量等問題展開探討。外賣行業代表聯手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宣布設立“青山基金”,這是餐飲外賣行業首個綠色環保專項基金。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長徐光對社會熱議的外賣環保問題提出了四點主張。他表示,餐盒環保化、餐具減量化是社會發展趨勢,要客觀看待外賣污染問題,精準發力。通過全社會共同參與,利用互聯網影響力,實現環保理念傳播,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觀念,讓全社會循序漸進地將對環保的認識付諸實踐。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溫宗國提出了“以數據為基礎、以標準為路徑、以政策為激勵、以責任為保障”的解決思路。他表示,現在社會所熱議的外賣對環境的影響,并沒有通過量化數據,來進行系統地分析,這樣無法讓公眾明白外賣污染的嚴重程度。因此,溫宗國建議對外賣污染進行系統化、專業化、定量化地評估,從科學的角度給出一個科學的回答。
對此,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土固所博士、高級工程師田書磊博士也表示認同。他認為,不管是在企業生產過程,還是消費者消費過程中,都應該建立一個完整可靠的數據庫,為后續規范的外賣餐盒、餐具及包裝設計與回收提供評估依據。
外賣行業代表王莆中表示,面對外賣行業帶來的環境問題,外賣平臺需要做的是發揮平臺優勢與資源,拉動各方力量群策群力。他表示將設立綠色環保專項基金“青山基金”,用于外賣環保領域的研究,比如環保餐盒、回收機制設計以及公眾環境意識倡導等。
據悉,今年6月,由外賣行業主導成立的綠色外賣聯盟共同發布了“綠色外賣行業公約(綠色十條)”;今年8月,外賣行業啟動“青山計劃”,從產品增加“不需要一次性餐具”選項,到每月一天“環保日”的公眾環保宣傳,多方位將環保舉措落地實施。
大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