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IT不是免費服務 將IT戰略融入到業務戰略中去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0-08-06

目前,企業信息化已經成為一股熱潮,為企業所重視。許多企業為此設立了CIO來領導企業的信息化工作,并且一些企業的CIO正逐步進入企業的高層核心經營管理層。但相對歐美及發達國家而言,我國企業對信息化的認識還不夠深入,企業信息化工作進展不是十分順利,還存在許多問題,有的企業在CIO的帶領下,盲目進行信息化而導致失敗,使企業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對企業來說,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立身之本,是其他企業學不走的一種能力,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是一個企業作為行業領導者的必背條件,但事實上,我國大多數企業并不具備核心競爭力,企業與企業之間多是同質而無序的競爭,如果企業IT戰略與企業戰略融合的好的話,將會幫助企業在創新方面有所突破,為企業的發展帶來雪中送炭的突出作用。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CIO完全可以制定適合企業戰略的IT戰略,利用信息技術在企業的創新能力的培育及培養方面做功夫,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CIO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和職能決定了他應該具備比信息經理要高得多的素質要求。一個合格的CIO必須是管理與技術兩方面的全能型人物。而且總的來說,CIO的組織管理水平比他的信息技術才能更重要。這似乎有悖于傳統信息管理人員的素質要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二者職責的不同。傳統信息管理人員的工作重點是對信息進行采集、加工和傳播,信息經理的主要任務是控制企業內部的信息流動,與之相應的是要求他們具備相當扎實的信息技術知識和信息系統開發能力;CIO的工作重點在于通過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企業內外的信息資源來強化企業的競爭優勢,改進高層管理的戰略決策活動,因此,經營管理與決策能力對于CIO來說顯得更為重要一些. CIO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要求是:

(1)管理經驗。作為一個高層管理者,CIO必須對本行業的發展背景有全面的了解,對企業管理的目標有明確的認識,對經營決策和競爭環境的基本情況有充分的掌握,并且有豐富的管理實踐經驗。實踐證明,一個成功的CIO,至少需要5至8年的管理經驗積累。

(2)技術才能。通曉信息技術是CIO安身立命的根本。CIO應具備為企業經營管理與競爭戰略發展的需要推薦與開發新技術的能力,對信息技術的發展動向及其對企業的影響有敏銳的洞察力,富有遠見和技術創新精神。

(3)經營頭腦。CIO的工作必須以提高企業的效益和競爭力為目標。因此,CIO要有精明的商業經營頭腦,應了解信息技術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在哪些方面能為達成這一目標起到關鍵作用,能夠把信息技術投資及時轉變成對企業的回報,方可為自己在企業中樹立起公認的有重大貢獻的角色形象。

(4)信息素養。CIO應具有強烈的信息意識和較高的信息分析能力,能夠為企業高層的戰略決策發揮信息支持作用。特別是對來自外界環境的大量模糊、零碎而雜亂的信息,?應有高度的判別能力和挖掘信息價值的藝術,才能使自己的決策能力達到戰略決策的水平。

(5)應變能力。面對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和急劇變化的競爭環境,CIO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能夠抓住一瞬即逝的機遇,對各種變化作出迅捷及時的反應。CIO還應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能承擔得起來自技術和環境變化的壓力,具有敢于迎接各種困難和挑戰的勇氣。

(6)表達能力。CIO必須具備良好的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能夠把看起來是莫測高深的信息技術向高層管理決策者和基層業務人員都解釋清楚,消除企業中的“高技術恐懼癥?”。特別是對于非技術型用戶,要盡量避免采用技術性術語。

(7)協調能力。作為企業信息流的規劃者,CIO要善于協調企業內部各層次、各部門、各環節的關系以及企業與其協作伙伴的關系。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廣泛的親和能力,善于對話和溝通,能夠適應企業的文化和傳統,使信息技術與管理體制相得益彰。

(8)領導能力。CIO要有領導威信和支配企業信息資源的權力,能建立一個有效的信息資源管理班子,既能指揮信息部門的工作,也能對企業的信息政策和策略起領導作用。

CIO這一伴隨著信息化發展而產生的新職業群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CIO所擔負的任務從計算機網絡建設、應用軟件開發上升到更高的戰略層面,開始成為具有戰略思考的職位特征,成為企業信息化的領軍人物,而且職責范圍更為寬廣。對于CIO職責的研究,需要從信息技術的應用和信息價值利用兩方面來認識。信息技術的應用,是CIO的傳統職責,包括:為企業組織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項目,開發、選購或網絡集成;而信息價值利用,則主要是指CIO必須承擔的體現信息資源價值和效益的方面。

從CIO的職責及作用來看,CIO已經跟以前的企業信息經理完全不一樣了,可以說,CIO已經是企業經營管理層的重要一員,CIO是企業變革的代理人,是思想戰略家,是公司的執行官之一。雖然目前IT在企業中的地位沒有國外企業那么高,但并不代表CIO不可以有所為。近年來,創新成為企業管理的關鍵詞,創新能力被認為是企業提升效率并贏得競爭力的關鍵, 所以,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 讓企業在企業創新方面有所突破,將會為企業的發展帶來雪中送炭的突出作用。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CIO完全可以制定適合企業戰略目標的IT戰略,從而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及競爭力,IT戰略的形成是一個過程而非結果,它需要經過一系列合理的步驟,才能夠將最終的結果為公司和業務部門領導,當然還有IT組織自己所認可。IT戰略的制定伴隨著環境因素的持續變化而無法確定,因而其過程必將也是動態的和連續的。最好的IT戰略是那些經常根據業務、市場條件和技術進展狀況的變化而隨時做出改進和調整的戰略。IT戰略必須用通俗的語言表述而讓大家都能明白,也必須和公司的業務目標和業務戰略緊密結合。它應該被限定在3到7個戰略規則之內,使IT組織能夠促進公司實現其業務目標。

IT戰略形成過程的6個步驟是:理解公司業務戰略;定位IT遠景;確定IT戰略目標;分析IT投資動力;著手IT戰略規劃;根據需要,經常性改進IT遠景和(或)規劃。

IT戰略計劃的第1步由公司領導隊伍來實現,CIO參與其中。從第2步到第5步,全部由CIO和IT組織的領導者來執行,同時公司和業務部門的其他領導也進行了參與。第6步,即定期地更新IT遠景和規劃,有必要的時候就執行,但是在年度計劃進行過程中每年至少要執行一次。

然而,在實際情況中,這些步驟并不總是按次序執行的,它們涉及的行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單個活動。

保持IT的側重性

一度以來,公司IT的唯一恒定不變的問題就是變革。IT產品的生命周期永遠是短暫的,而公司的戰略也總是在不斷變化。基于這一原因,IT戰略應當具有側重性,注重于IT組織的能力,為業務實現增加值。這比那些說某某將在兩年內完成,某某會在三年內結束這樣的戰略更為重要。問題的關鍵在于恰到好處地安排計劃和步驟,使之既能滿足業務需求,又能兼而考慮到當今商業環境和IT全球狀況內在的不穩定性。總有一天,IT組織的主要使命會轉變成為對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商業和技術變革的管理。

IT不是免費服務

將IT戰略融入到業務戰略,需要IT業務部門和公司主管們真正掌握戰略,防止他們認為IT是一種免費的服務。IT與業務戰略的結合迫使業務部門和公司領導者不得不像對待其它預算項目一樣對IT投資協商談判,以使之能夠支持不同的業務成長軌跡、產品系列或者區域性經營活動。IT也不能作為一種事后的行動,也不能作為公司戰略制定過程中的附屬品。當今商界,技術已經滲透到了業務過程的方方面面,IT與業務戰略也必然是完整不可分割的。

然而,在行動之前,CIO不能只是在等待寫著“業務戰略”的正式文件下達下來,其它什么都不做。這一點是必要的。雖然制定規范的經營計劃條款是合理的,但是,CIO需要從內心深處理解公司的戰略決策;CEO和其他主管者需要確保在變化之前總能夠通知到CIO,從而對其戰略和IT 安排起到積極作用。

如果一個CIO缺乏自信,或者在業務進展過程中手中沒有一個正式簽署的、堅定不變的戰略文件,就會遇事優柔寡斷,那么就說明他(或她)并沒有很好地掌握業務知識,也缺乏必要的高層溝通能力,這樣會導致不能正確地面對IT商業風險。

定位IT遠景

當戰略性的業務規劃安排妥當之后,IT團隊就可以著手制定自己的IT戰略規劃。業務規劃往往并不是為IT現狀所推動。因而,IT戰略規劃制定的一部分內容,就是制定IT遠景,樹立一個觀念讓IT組織更加積極主動地去營造一個技術環境,從而確保公司順利執行其業務戰略,甚至在業務戰略都沒有清楚說明技術構成的時候。

有時候這意味著放棄過去的計劃,舍棄一些項目,或者重新啟用一些曾經列入計劃范圍的項目。這也可能意味著合理化技術設施投資或者采用最前沿的技術。有時候,也可能是上述所有情況兼而有之。

一旦IT領導團隊確立了組織遠景,它就必須將這一思想貫穿到IT組織以及IT組織的支持者們――不但要從合作者的層次,而且要從業務部門的層次去貫徹。

六個衡量標準

這一步驟的最終產物,就是對當前所有的IT活動有全面的描述。它們可以推動公司實現業務目標,達到業務戰略。這些活動有輕重之分,可以從重要性和技術可得性的角度來進行排列。根據重要程度進行排序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公司和業務部門領導真正投入的程度;而從技術上的排序則依賴于IT部門的技術和知識。

在IT領導層決定哪些活動(以及哪些目標)應當被包括在戰略規劃中時,他們還需要進行另一層次的分析。這些活動要根據下述6個標準進行衡量:

期限:短還是長;

風險:低還是高;

規模:小還是大;

范圍:本國的還是全球的;

成本:低還是高;

需求:應當有還是急切想有。

投資組合要由這6個標準來決定;執行那些安全的活動(即低成本、低風險、條款少、本國經營)會將公司置于眾多的競爭者之間,而執行那些冒險的計劃(即高成本、高風險、條款多、跨國經營)則會使公司遭受災難性失敗。

在IT戰略的幾種關鍵驅動因素中,企業業務戰略尤為重要,業務戰略產生相應的業務體系,而IT戰略導出信息系統體系,但只有從企業業務戰略出發,才能真正建立起有效服務于業務戰略和業務體系的企業IT戰略及其信息系統體系。

作者:富士康科技集團系統資訊處副經理 劉代標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大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