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航天云網:把中國制造搬到互聯網上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 2016-02-01

2015年12月中旬,第三屆中國企業新媒體年會盛大舉辦,平時低調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董事長高紅衛高調亮相。此前,國資小新通過網絡征集網友最想見哪一位央企高管,高紅衛董事長呼聲頗高,他欣然赴約。

在這次年會上,他帶來了航天科工眼下正在做的“一件大事”,即全力打造航天云網。高紅衛董事長以“工業互聯網:一個時髦但不輕松的話題”為主題,坦誠而真誠地分享了他眼中的航天云網,為公眾揭開了頗為神秘、高大上的航天云網面紗。

在“互聯網”行動計劃、《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重大戰略發布的大背景下,航天云網的熱度不斷升溫。自2015年6月15日正式上線以來,注冊用戶數持續攀升,目前已超過6.5萬家,并開始邁向國際工業互聯網行列,成為世界第一批、中國第一家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破冰者,也成為國有企業推動“雙創”的生動實踐者。

日前,中國青年報記者走進位于航天科工集團總部的航天云網進行探訪,略顯陳舊的老辦公樓的頂層,進行了裝修改造,新鋪的地板磚,新油漆的雪白墻壁,“航天云網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嶄新的牌子十分醒目。

董事長高紅衛無疑是航天云網的頂層設計者。作為一個老航天人,他對航天科工的歷史、現狀及未來發展有著深刻洞見和思考。航天科工是國家導彈工業骨干企業,歷史悠久,承擔了多項國家重大任務。

“目前航天科工已進入二次創業階段,所面臨的問題是,作為一個計劃經濟時期成立的企業,如果沒有創新創業的驅動,這個企業會像樹一樣慢慢老去。為了企業的新生,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國防建設、服務國民經濟,就必須要創業創新。”高紅衛說。

航天科工于2013年即開始布局工業互聯網,彼時國際上的工業互聯網已成競爭態勢。美國早在2012年就提出先進互聯網伙伴計劃,德國則著力推進工業4.0計劃。

目前,以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正在全球范圍內催生第四次工業革命,重構工業產業價值鏈的格局。“中國已到了轉變發展方式、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必須迎頭趕上,不能在工業互聯網全球行動中錯失機會。”航天云網副總經理劉韌說。

然而,擺在航天云網面前的難題是,工業互聯網在中國還是個陌生領域,網購電商雖已步入尋常百姓家,但中國的工業互聯網長什么樣,目前還顯得面目模糊。航天云網運用創新思維給它畫像,用高紅衛董事長的話來說,“工業互聯網應該比電商平臺的表情更豐富一些,內容更深厚一些,其與電商最大區別是,具有線上線下相結合、創新和創業相結合、制造和服務相結合的三大特質。”

高紅衛解釋說,當前面臨著全球產出相對過剩,中國提出創新驅動戰略的邏輯是“依靠越來越少的投入,獲得越來越多的產出。這不是變魔術,唯一的出路就是企業要打破邊界,實現資源共享、能力協同、互利共贏”。

“互聯網”智能制造的時代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契機,把“共享財富成果,變成共享財富創造過程”已不僅是想象,航天云網正把它變為現實圖景。

如何“把生產搬到互聯網上?”劉韌舉了兩個例子。

幾個月前,以老干媽牌產品聞名的貴陽南明老干媽食品有限公司要研制一套二維碼防偽追溯系統。這家企業每天生產250萬瓶調味品,每瓶噴上唯一的二維碼,希望成本控制在每瓶1分錢,比現在使用的系統成本降低一半。但他們在本省找了一圈,沒有成功。

老干媽是中國航天科工云制造公共服務平臺的用戶,于是把需求在網上發布,很快有了反饋。他們得到了山東威海北洋集團等行業內優勢企業的響應并開展了方案對接。

深圳日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急需研制一款波峰焊噴嘴,這種產品對材料和安全性要求極高,以日東自身繁忙的業務及技術儲備難以快速解決問題。他們在航天云網發出信息,得到了國防科技大學專家的解決方案。信息快速,服務高效,讓企業真正嘗到網上配送的甜頭。

目前,航天云網對平臺功能不斷進行刷新,全新升級的航天云網平臺突出云制造、創新創業和工業品商城三大核心板塊。

“其中創新創業板塊可以說是為現在的年輕創客們量身打造的。”劉韌說,創客們都處于創業階段,他們實現創意需要工業設計、專業軟件、模具制造等一系列過程,航天云網面向創客們開放豐富的資源云池,年輕人可以在這里租到軟件,如做模具需要3D打印,就可以在這里完成,為創客們提供低成本、便利化、高效率的創業服務,“可以平均節省成本60%~80%,讓他們的創意真正變成市場化產品,在網上就可以辦企業了”。

工業互聯網創業平臺還提供了創新和競爭的環境,一個工業制造鏈條需求信息發布出去,你所需要的供應商會像“彈窗”一樣出現,可以貨比多家,這樣就有了競爭和比較,會驅動創新,為“雙創”營造創新環境,工業互聯網平臺使之成為可能。

航天云網的一大愿景是要走出“國際范兒”,要致力于打造國際工業互聯網平臺。目前已開通英文版,將來還有俄文版、波斯文版、西班牙文版等陸續開通,使航天云網成為國際工業互聯網平臺,面向全球用戶開放。

對此,高紅衛有著清醒認識,航天云網走向國際,面臨著諸多難題,最關鍵的是其中牽扯到很多跨國因素問題,一系列的稅務、知識產權、海關、外匯結算,還有人員的往來、貨物的往來等一系列的事情,國家有關政府部門正在研究如何支持國際工業互聯網的構建。

航天云網這塊中國工業互聯網的試驗田,尚不到一歲,已顯出生機勃勃之勢。海量企業登云,加速了企業聚集效應。目前已簽訂合同兩萬多筆,總額達15億元。

“航天云網的發展速度大大超出我們的預期,勢頭很猛。”在航天科工傳統業務領域干了十幾年的劉韌,被調任航天云網副總經理,對他而言,觸摸“云網”無異于“開始第二次創業”,前路充滿挑戰與壓力,他指著記了幾大本子資料的碩大筆記本感慨:“航天云網對我們是全新領域,每個人都需要不斷地學習,每天都在不斷學習中!”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大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