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在加強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在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 “民政這五年”新聞發布會
來源: 中國民政 作者: 發布時間: 2024-10-24

10月23日,民政部舉行“民政這五年”系列專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張琳出席發布會,并就加強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工作成效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經濟日報》記者:規范管理是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基礎,民政部在加強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還有什么計劃安排?

張琳:近年來,民政部積極以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為抓手,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一是建立健全體制機制。黨中央、國務院對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作出決策部署。民法典、慈善法為社會組織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民政部出臺健全社會組織名稱管理、加強日常監督管理、提升執法規范化建設等規章文件以及強化社會組織自身建設系列行業標準,聯合中央社會工作部等4部門印發《關于加強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取得了積極成效。

二是優化社會組織結構布局。重點圍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人民群眾需求,培育發展一批社會組織,清理退出一批“無效低效”社會組織。截至2024年3季度末,全國共登記社會組織87.9萬家,其中社會團體38.0萬家,包括行業協會商會10萬余家,擁有企業會員總數約770余萬;另有基金會9700余家,社會服務機構48.9萬家。鼓勵在華設立國際介科學組織等一批國際科技組織,支持社會組織參與全球科技治理。此外,大力培育發展面向基層開展服務活動的社區社會組織,全國已達到270萬家。

三是防范化解社會組織風險。積極開展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清理整治、全國性社會團體分支(代表)機構專項整治、“僵尸型”社會組織清理整治、社會組織未按期換屆清理、社會服務機構非營利監管、全國性社會組織評比表彰清理等專項行動,持續提升社會組織規范運行水平。嚴肅查處社會組織違法違規行為,2019—2023年全國共辦理社會組織行政處罰案件37572件,組織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共處置非法社會組織6000余家。加快提升信用監管水平,構建全國統一的社會組織活動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制度,累計歸集4.1萬家社會組織失信信息,初步形成社會組織全國信用“一張網”。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推動行業協會商會立法、基金會管理條例修訂等工作,加快出臺一批務實管用的社會組織領域法律法規政策文件,配合推進完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管理體制,推動實施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專項行動,引導社會組織持續提升內部治理水平,更好助力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央廣網記者:民政部門在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如何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對公眾有哪些提示?

張琳:五年來,民政部不斷加大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力度,先后于2021年聯合公安部、中央宣傳部等17個部門,2023年聯合公安部、中央網信辦等10個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兩次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各級民政部門共處置非法社會組織6000余家。會同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等21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鏟除非法社會組織滋生土壤 凈化社會組織生態空間的通知》,對非法社會組織的滋生土壤進行源頭治理。專項行動結束后,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工作轉入常態化開展。通過系列舉措,非法社會組織亂象得到有效遏制,社會組織生態空間不斷凈化,社會各界對非法社會組織的防范意識進一步增強,打擊整治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與此同時,我們也充分認識到,當前非法社會組織的滋生土壤依然存在,打擊整治工作決不能有“松勁”、“歇腳”想法,必須時刻防范非法社會組織死灰復燃。下一步,民政部門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建立長效治理機制,推動打擊整治工作向縱深發展:

一是保持“打非”常態化。持續建立健全各項執法工作機制,加大線索核查預警,加大查處曝光力度,堅持對非法社會組織露頭就打,始終保持打擊整治高壓態勢。二是推進“打非”法治化。加快推進《基金會管理條例》、《取締非法民間組織暫行辦法》等法規、規章的修訂工作,為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提供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三是實現“打非”智能化。進一步探索推進“互聯網+”與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深度融合,加強對非法社會組織活動大數據監控分析,不斷提升“打非”智能化水平。四是推動“打非”社會化。繼續加強與新聞媒體和各大互聯網平臺的密切協作,提醒敦促合法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等不與非法社會組織勾連,匯聚社會合力,努力鏟除非法社會組織滋生土壤。

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還需要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我們也希望廣大群眾增強對非法社會組織的防范意識,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不參加非法社會組織活動,不為非法社會組織站臺,不給非法社會組織背書。相信在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參與下,非法社會組織的滋生土壤將被逐步清理,社會組織生態空間將持續凈化。




地方動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日照開展產業互聯網專題調研

第四次數據標注產業供需對接會暨央企走進國家數據標注基地(保定)舉行

算力與綠電協同:中金數據烏蘭察布打造中國源網荷儲一體化零碳算力標桿

2025數據服務業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大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