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中央財政高度重視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
來源: 北京青年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4-04-23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4月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等受邀介紹2024年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

王東偉介紹,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877億元,同比下降2.3%。扣除特殊性因素影響后,可比增長2.2%左右,延續恢復性增長態勢。

文旅消費等行業稅收較快增長

會上,王東偉解讀稱,一季度,財政收支運行平穩,呈現出以下三方面特點:

一是財政收入按可比口徑計算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877億元,同比下降2.3%。扣除特殊性因素影響后,可比增長2.2%左右,延續恢復性增長態勢。特殊因素是2022年制造業中小微企業部分緩稅在2023年前幾個月入庫抬高了基數,以及2023年年中出臺的4項減稅政策對今年財政收入形成翹尾減收等。全國稅收收入是49172億元,同比下降4.9%,扣除上述特殊因素影響后稅收保持平穩增長。

二是文旅消費、先進制造業等行業稅收較快增長。服務業方面,與居民消費關聯性較高的住宿和餐飲業稅收增長44.7%,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稅收收入增長26.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稅收收入增長6.8%,零售業稅收收入增長5.7%,反映出居民消費活力正在不斷釋放。制造業方面,一季度制造業稅收收入同比下降,扣除前述去年同期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入庫抬高基數等不可比因素影響后,實現平穩增長。盡管受不可比因素影響,但制造業部分細分行業稅收仍呈增長態勢,表現良好。如,鐵路運輸設備制造業稅收收入增長9.5%,計算機制造業稅收收入增長6.8%。

三是重點支出得到較好保障。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2.9%。主要支出領域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2708億元,增長3.7%;教育支出10436億元,增長2.5%;城鄉社區支出5614億元,增長12.1%;農林水支出5185億元,增長13.1%;住房保障支出2049億元,增長7.8%。

轉移支付預算下達超八成

就一季度財政支出,王東偉從三方面進行解讀:

一是增發國債資金已于年初全部下達。2023年四季度增發國債的1萬億元資金,大部分于今年使用。今年2月底前,財政部將1萬億元增發國債資金全部下達到地方。從一季度數據看,增發國債資金重點投向的城鄉社區支出、農林水支出、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同比分別增長12.1%、13.1%、53.4%,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二是轉移支付預算下達超八成。2024年安排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10.2萬億元,可比增長4.1%。今年全國人大批準2024年中央預算后,財政部按照預算法規定,及時組織做好預算批復下達工作。截至4月上旬,2024年中央部門預算已全部批復到位,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已下達8.68萬億元,占年初預算的85.1%;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中,具備條件的項目資金已全部下達完畢。

三是財政支出進度合理加快。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預算的24.5%,高于近3年的平均水平。從具體支出科目看,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城鄉社區、交通運輸、住房保障等支出進度較快,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進度30.7%、城鄉社區支出進度26.2%、衛生健康和交通運輸支出進度均為25.1%,都超過序時進度。

將實施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

就支持經濟增長新動能,王東偉介紹,中央財政高度重視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大力予以支持。

一是著力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近期,我們將會同工信部等部門一道,實施新一輪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培育更多產業鏈關鍵環節的“配套專家”;啟動實施制造業新型技改城市試點工作,2024年安排資金30億元,支持首批20個左右試點城市“智改數轉網聯”,提升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二是著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壯大。2023年,我們安排30億元,支持30個試點城市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推動解決中小企業面臨的“不敢轉、不愿轉、不會轉”問題。今年再安排30億元支持擴大試點范圍。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啟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工作,支持對一批繁忙的國家高速公路、普通國道和高等級航道開展數字化改造,促進交通設施智慧擴容、安全增效、產業融合。

三是著力擴大促進內需。圍繞居民消費升級方向,統籌存量政策和新增政策,堅持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聯動,積極推動汽車、家電等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支持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提升消費服務保障水平。近期,還將會同有關部門啟動實施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工作,今年將支持24個省份70個左右試點縣,挖掘農村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

關注

如何解決儲蓄國債“一債難求”?

會上有媒體提到,近期投資者積極認購儲蓄國債,部分銀行出現了“一債難求”的情況。

財政部國庫司司長李先忠應詢回應,從今年3月、4月儲蓄國債發行情況看,總體平穩,但確實存在局部的供需矛盾。目前,儲蓄國債分為憑證式和電子式兩種——

憑證式儲蓄國債通過銀行網點柜面銷售,因為各網點的客戶群不同,需求也不一樣,目前銷售額度在各網點之間靈活調劑還存在一定困難,造成部分網點出現供需矛盾。比如,在3月份憑證式儲蓄國債發行過程中,某大型商業銀行北京分行首日總體銷售進度是70%,每一期國債銷售一共是10天,首日銷售進度是70%,但是在北京的466個網點中有14個網點在半小時內售罄,就可能造成在網點柜面排隊的部分投資者沒有買到國債。

電子式儲蓄國債既可以在柜面銷售,也可以通過網上(手機)端銷售,銷售額度可以在不同銀行、銀行內不同網點間,以及柜面和網上(手機)端靈活調劑。據統計,60歲以上的投資者占儲蓄國債投資者的比例達55%,這部分投資者偏好在柜面購買,為了更好地保障這部分傳統客群的購債需求,電子式儲蓄國債在發行首日銷售額度向柜面適度傾斜,首日柜面銷售額度占各銀行基本銷售額度的60%。因此,柜面認購需求基本能夠得到滿足。

為了進一步滿足投資者購債需求,他透露,下一步財政部將采取以下四項措施:一是密切關注儲蓄國債的供需關系變化和銷售情況,研究適當增加發行規模。二是研究進一步調降單人購買限額,使儲蓄國債能夠惠及更多的投資者。三是在保障柜面銷售的基礎上,不斷提升電子式儲蓄國債的信息化服務水平,穩步增加電子式儲蓄國債網上(手機)端銷售額度。四是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優化憑證式儲蓄國債的額度分配機制。


地方動態

穩中有進蓄勢能 改革攻堅齊發力 2025年中國信息協會年中工作會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日照開展產業互聯網專題調研

第四次數據標注產業供需對接會暨央企走進國家數據標注基地(保定)舉行

算力與綠電協同:中金數據烏蘭察布打造中國源網荷儲一體化零碳算力標桿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大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