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近期,從中央到地方相繼召開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推進會,部署今年國資國企改革。記者注意到,多地會議提及的改革舉措具有鮮明指向性,奔著解決最突出的問題去,且改革味濃、成色足,還要求在改革穿透基層上狠下功夫,其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被高頻提及。
業內人士認為,在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推動下,結合地方發展戰略、“十四五”規劃以及央地一盤棋的大思路,地方國企整合重組將加速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更加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未來產業的趨勢更為明顯,在產業加快升級、梯度發展中塑造獨特的新質生產力。
多地密集部署新一輪國企改革
新一輪國企改革蹄疾步穩,各部門各地方在加快推進結構調整方面積極展現新作為。
4月1日,甘肅省召開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暨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座談會。會議強調,要扎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以聞雞起舞的拼搏干勁、分秒必爭的緊迫意識,搶抓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政策機遇,更好發揮能耗、排放、技術等標準的牽引作用,有序推進國有企業設備更新改造,大力開展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產換線、產品換代,促進技術進步、拉動有效投資、提升發展質效,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
3月29日,國務院國資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2024年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指出,今年要聚焦重點難點任務全力攻堅,緊盯重點任務和關鍵時點,全力以赴抓好各項任務落實。比如,要推動中央企業存量土地盤活利用,遴選試點項目,協調政策支持,提高企業存量土地盤活積極性;強化統籌謀劃、優化配置資源,指導中央企業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充分激發科技人員能動性,提高科技成果研發效率和質量,使更多科技創新者在創新中受益等。
3月28日,十二屆天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十次會議,研究部署相關改革事項。會議強調,要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等重點,謀劃好事關天津全市當前和長遠發展的重大改革舉措。
日前,記者從貴州省國資委獲悉,今年貴州全省國資國企聚焦完成70%以上主體任務的目標,從五個方面著力深化改革,務求在重點領域取得更大突破。其中,在持續推進專項改革方面,深入實施對標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行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推動國有企業持續提升價值創造、創新驅動和精益管理能力。做精做深“雙百行動”“科改行動”,支持鼓勵“雙百企業”“科改企業”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結合企業實際加大開展精準化、差異化、個性化改革探索,打造更多基層改革樣板和尖兵。
3月25日,湖南省株洲市國資委印發《2024年國資國企改革“十大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在投資增效、扭虧止損、成本壓降、“三能”建設、壓層級減法人、資產資源歸集、“三資”盤活、防風險提信用、監管提效、惠企護航等方面開展“十大專項行動”。
打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堵點斷點
國企改革關鍵年,向“新”而行,央企如何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成為當務之急。
記者注意到,國務院國資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的2024年第一次全體會議對此作出明確部署。會議指出,要完善國資國企體制機制,打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科技創新的堵點、斷點,構建新型生產關系,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會議提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質生產力”兩個關鍵詞,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的“部長通道”上,進行了針對性闡述。他指出,產業升級一定要把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擺在突出位置。“目標是,到2025年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的占比達到35%,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可控核聚變等方面要提前布局。”
張玉卓還提出要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態,中央企業要樹立在新質生產力上有所作為的理念。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態要靠大家一起來營造,中央企業要開放,摒棄過去一些落后的理念,比如短期投資、短期收益。
值得關注的是,國務院國資委近日按照新賽道、新技術、新平臺、新機制等“四新”標準,遴選確定了首批啟航企業,加快新領域新賽道布局、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國務院國資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此次遴選出的首批啟航企業多數成立于3年以內,重點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醫藥等新興領域,企業核心技術骨干平均年齡35歲左右。
例如,中電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加快建設抗量子計算的新型安全基礎設施,積極推動量子通信產業化和量子計算實用化;西安煤科透明地質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重塑傳統地測業務形態,正全力研發地質垂直領域大模型產品,有望賦能我國煤礦安全、智能、綠色開發和地下空間綜合利用。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是國資央企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所采取的又一重要舉措。
在改革穿透基層上狠下功夫
扎實推動國企改革,讓改革穿透到基層十分關鍵。
在國務院國資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的2024年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國務院國資委明確提出,要在改革穿透基層上狠下功夫,持續深化“雙百行動”“科改行動”等專項工程,結合新一輪改革任務的特點,準確把握各方面改革進度,有針對性地開展督查督辦,切實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
據了解,2023年,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啟動后,各地普遍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進改革,目前各地均已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同時,國務院國資委推動兩大國企改革專項工程——“雙百行動”和“科改行動”擴圍調整。這兩項行動中入選的地方國企數量分別達到264戶和304戶,一批機制新、活力足、動力強的改革樣板加速涌現。
張玉卓在今年1月舉行的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上表示,國務院國資委將在2024年一季度開展2023年度地方國企改革評估工作,各地也要結合新一輪改革任務的特點,優化改革進度跟蹤和評價體系,對功能使命類的改革要加強考核引導,對體制機制類改革要注重“形神兼備”。
此外,國企改革關鍵年,將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業績考核成為新要求。業內人士稱,借力資本市場,在提升內在價值的同時實現市值的同步提升,成為國資央企改革加速破局新方向。
作為我國最早一批“擁抱”資本市場的公司,東方電氣借助資本市場,夯實了高質量發展基礎。“我們堅持積極回饋股東,制定合理持續的利潤分配政策,近10年來實施現金分紅超過40億元。”東方電氣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俞培根表示,下一步將提升上市公司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能力,助力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隨著新一輪國企改革提升行動加快部署和落地實施,國資央企正不斷激蕩新氣象,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也將為資本市場帶來新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