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國資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國資央企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工作重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今年國資央企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在近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袁野表示。
中央企業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整體進展成效如何?下一步還將開展哪些重點工作?國務院國資委有關負責人進行了深入解讀。
作為牽引性、全局性工作來抓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和產業版圖,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催生,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各國企業競爭的新賽道,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莊樹新談道。
莊樹新介紹,去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央企業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作為一項牽引性、全局性工作來抓,取得了積極的工作進展。
在明確發展新方向方面,莊樹新提到,圍繞新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信息等未來產業,啟動實施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煥新行動和未來產業啟航行動,明確了發展重心和方向,細化了任務目標和路徑。
從有效激發企業新動能來看,莊樹新介紹,在資源投入、主業培育、人才支撐等方面制定了一攬子政策,給予企業“頂格”“管用”“解渴”的支持。優化主責主業管理,建立完善主業動態調整機制,鼓勵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探索新增長點,培育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
“在布局上取得了新突破。”莊樹新說,中央企業去年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完成投資2.18萬億元、同比增長32.1%,在光伏制氫、碳纖維制造、汽車芯片等領域落地了一批重點項目,在激光制造、量子通信、衛星互聯網等領域組建了一批新企業,在電子科技、新能源、生態環保、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推動了一批企業重組整合,新產業新業態正在成為企業的重要增長點。
央企布局結構實現戰略轉型
袁野表示,今年國資央企將著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型工業化。
“下一步,我們將完善推進機制、優化支持政策,集全系統之力,持之以恒、全力以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莊樹新表示,將以央企產業煥新和未來產業啟航“兩個行動”為抓手,加快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上取得關鍵進展,在央企布局結構上實現戰略轉型。
具體來看,莊樹新介紹,將謀劃推動一批重大工程,遴選戰略性新興產業“百項工程”,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實施人工智能AI+等專項行動,抓緊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領域形成標志性成果;加快以技術突破支撐產業發展,加快培育啟航企業、領軍企業、獨角獸企業,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深地深海、激光制造等領域形成標志性產品。
他還提到,將系統構建新型產業生態,創新中央企業、地方及各類所有制大中小企業合作模式,強化跨企業、跨領域協同,共建高效協同、良性發展的產業生態,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基金落地見效,切實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更好發揮國資央企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中的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