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在安徽合肥召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實施工作正式啟動。在試點城市中,合肥實踐探索中小企業“鏈式”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路徑、市場機制和典型模式等受到廣泛關注。
打破路徑依賴
“合肥中小企業數量眾多,且多為科創型企業。產業發展要想進一步提速,迫切需要中小企業快速成長起來。”合肥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民營經濟發展處處長吳建斌說,作為一種發展路徑,數字化轉型能夠幫助中小企業降本增效,提升整個產業集群供給能力,助力中小企業快速發展。
“很多中小企業有路徑依賴,思想和行為習慣轉變并不容易。加上數字化轉型難度大,周期長,變革帶來的陣痛并不是每家企業都敢于嘗試。”合肥中辰輕工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查正旺坦言,“中小企業往往很難獨立完成數字化轉型,能否找到一個優秀的服務商也是影響企業‘會不會轉’的重要變量。”此外,查正旺認為,相比大企業而言,當前中小企業對于人才、技術等方面的需求更為緊迫,需要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能夠精準觸及企業,讓企業愿轉敢轉。
以工業互聯網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創新應用,推進中小企業“鏈式”數字化轉型,這是合肥找出的一條符合當地特色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之路。
近年來,合肥推動“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示范應用,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速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搭建行業平臺
作為跨領域跨行業的國家級“雙跨”平臺,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以下簡稱“羚羊平臺”)便是其中典型。“我們依托工業大模型等工業AI技術,以產品化、平臺化方式助力制造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羚羊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徐甲甲說。
“有些制造企業硬件設備先進,數控化率甚至能達到90%,但是業務數字化程度卻只有30%。”徐甲甲說,“舉例來說,在企業加工環節的銜接上,部分企業仍需要人工盤點半成品,理清產品數量等信息后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萬一倉庫缺料,可能還得耽誤一兩天時間。而借助羚羊平臺上推薦的一些軟件系統,通過小程序掃碼等方式對物料和產品實時登記,即可實現庫存數字化管理,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可實時監控和調度庫存。”
記者了解到,在供給端,羚羊平臺通過集采等方式將市場中上百個優質服務商開發的軟件引進來;在需求端,企業只要登錄羚羊平臺,就可以根據自身管理和業務需要選擇軟件。
徐甲甲表示,通過羚羊平臺,軟件服務商產品、政府補助信息等都可以快速實現供需對接,有效解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中面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無論是生產運營管理,還是查詢工資條、考勤打卡等有關企業‘柴米油鹽’的瑣事,羚羊平臺都提供了相應的軟件服務。截至目前,羚羊平臺已入駐用戶數超71.1萬,服務企業379.2萬次。”徐甲甲說。
在合肥中辰輕工機械有限公司總裝車間,記者見到車間工人張能正在操作殺菌沖瓶灌裝壓蓋一體機。只見他在顯示屏上按下啟動鍵,機器部件便快速轉動,沖瓶、罐裝、壓蓋一氣呵成。“這臺機器每小時大概能生產2.4萬瓶產品,生產時就會將這些信息數據上傳到MES(制造執行系統)。”合肥中辰輕工機械有限公司企管部長杜玲說。
查正旺說,利用服務商提供的MES,數字化已經覆蓋生產各個環節。目前,企業派工處理時間從20分鐘降低至5分鐘,車間人均勞動效率提高16.5%,計劃達成率提升至90%,設備綜合使用效率從60%提升至75%。“利用數字化系統管理后,公司各類技術資料都可以納入線上管理,而且版本實時更新,一年光是節約圖紙打印機等管理費用都在30萬元左右。”查正旺說。
引導企業轉型
在合肥,像這樣開展數字化轉型的制造企業還有很多。近年來,合肥市統籌數字基建體系布局,推進中小企業“鏈式”數字化轉型取得了一系列積極成效。截至今年9月份,合肥市累計培育世界級“燈塔工廠”4家,位居全國第二位;智能制造示范工廠6家;省市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超1500個。去年,合肥榮登2022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百強榜,排名第12位,躋身數字經濟發展新一線城市。
吳建斌說,合肥市將加大宣傳力度,通過示范帶動、看樣學樣、復制推廣一批優秀工業互聯網應用案例,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引導企業形成數字化轉型理念。同時,繼續加大政策補貼力度,用真金白銀為企業鼓勁加力。
“我們將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導向、企業參與,開發集成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精準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和產品,培育一批優質的數字化服務商,打造一批數字化轉型‘小燈塔’企業。”吳建斌說,“很多服務商擅長開發軟件產品,但可能對企業本身的生產需求了解不夠,通過培育開發、牽線搭橋等方式,能夠幫助服務商更加精準對接中小企業,更好實現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 梁 睿 李思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