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學技術廳、省財政廳等七部門印發《山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標行動方案(2023—2025年)》,將聚焦制造業重點行業和標志性產業鏈數字化轉型需求,實施轉型路徑優化、基礎設施強化、服務供給深化“三化”專項行動,加快打造點上企業有標桿、線上行業有示范、面上區域有樣板的一體化格局,引領帶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效提速提質,力爭到2025年實現全省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升,新模式、新業態廣泛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轉型路徑優化專項行動,支持骨干企業圍繞產線、車間、工廠等生產環節,綜合應用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開展多場景、多層次試點示范,有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到2025年,建成50家達標“燈塔工廠”的國家級智能工廠、500家以上5G工廠、1萬家以上“晨星工廠”,其中,山東省屬企業要實現數字化轉型“一企一戰略”全覆蓋,數字化轉型納入企業改革績效考核;持續開展“萬名數字專員進企業”行動,以“顧問+雇員”方式,推進10萬家以上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分行業分區域累計建設50個以上省級“產業大腦”,3年內匯聚形成山東“工業經濟大腦”,加速行業數字化轉型和產業發展能級躍升。
基礎設施強化專項行動,將推動實現山東各市千兆光網100%覆蓋,提升大型工業企業5G應用滲透率,到2025年,開通5G基站25萬個以上、力爭達到27萬個;健全完善“省級平臺—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平臺—國家級雙跨平臺”梯次培優機制,到2025年,累計培育省級重點平臺300家以上、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平臺40家以上;在省會經濟圈、膠東經濟圈、魯南經濟圈的重點產業集群內,規劃布局邊緣數據中心,優化配套基礎設施部署,構建邊緣算力供給體系。
服務供給深化專項行動,將面向數控機床、集成電路、智能家電、高端裝備、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領域需求,發展一批面向特定行業和特定場景或制造業關鍵環節的工業APP及行業解決方案,每年培育20個以上省級首版次高端軟件;以解決先進制造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的重大“卡脖子”技術問題為主攻方向,每年部署20項以上重大科技攻關任務,并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領域再布局建設一批省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平臺載體。
此外,山東將通過加強組織實施、優化政策供給、營造濃厚氛圍等保障措施,全面落實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方案,大力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