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首份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AI)在教育和研究中的應用指南》,以應對有關技術引發的挑戰。教科文組織呼吁各國政府以適當法規和教師培訓規范生成式AI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確保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教科文組織最近開展了一項全球調查,覆蓋超過450所學校,結果顯示其中只有不到10%的學校擁有關于生成式AI應用的機構政策或正式指南。缺乏國家級規范是導致這一現象的主因。
指南提出了各國規范生成式AI應采取的7個關鍵步驟,并為在教育和研究中以符合倫理要求的方式應用有關技術建立政策框架,包括采用全球、區域或國別數據保護和隱私標準。指南還規定,在課堂中使用AI工具的最低年齡限制為13歲,并呼吁就這一主題開展教師培訓。
該指南以教科文組織《AI倫理問題建議書》(2021年)和《北京共識——AI與教育》(2019年)為基礎,倡導人的能動性、包容、公平、性別平等以及文化和語言多樣性。指南還響應了教科文組織于2023年5月召開的首次全球生成式AI部長級圓桌會議表達的關切。
指南在教科文組織數字學習周期間于巴黎總部發布,千余名與會者在學習周期間圍繞公共數字學習平臺和教育中的生成式AI等主題展開討論。(李宏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