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在信息化無障礙建設方面有何進展?8月2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組織無障礙環境建設法集體采訪。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邵道新表示,工信部指導與殘疾人、老年人密切相關的1735家網站和手機App等完成升級改造,持續優化長輩模式、語音搜索、全鍵盤操作等適老助殘功能。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將于9月1日起實施。邵道新介紹,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聚焦殘疾人、老年人在上網時遇到的困難,組織全行業的力量積極行動,多措并舉推進信息無障礙建設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第一,完善信息無障礙頂層設計。除積極參與研究制定即將實施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法》之外,工信部還制定出臺了《關于推進信息無障礙的指導意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年—2025年)》等指導性文件,健全標準規范體系,還組織發布了信息無障礙相關標準共29項,制定了國內首項互聯網應用適老化通用設計規范,指導行業協會發布手機、彩電等智能終端和多媒體產品的無障礙標準,指導相關單位精準科學地開展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
第二,提升互聯網應用的無障礙水平。開展專項行動,指導與殘疾人、老年人密切相關的1735家網站和手機App等完成升級改造,持續優化長輩模式、語音搜索、全鍵盤操作等適老助殘功能。針對新聞資訊、交通出行、生活購物、娛樂等殘疾人和老年人高頻應用場景,推動無障礙數字影院、無障礙導航等新技術應用,還通過人工客服助老視頻專線幫助老年人操作應用,助力解決“看不見”“聽不清”“不好操作”等問題。
第三,擴大無障礙硬件產品供給。組織國內智能手機、智能電視主要生產企業,持續優化操作界面,簡化操作流程,提升智能產品人機交互體驗。截至2022年底,累計改造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的數量已經超過1億臺。同時,鼓勵引導相關企業開發“殘健融合型”無障礙智能終端產品,研發生產面向不同場景的智能產品,更好地幫助殘疾人、老年人樂享智慧健康生活。
第四,增強基礎電信企業的無障礙服務能力。工信部部署基礎電信企業不斷完善傳統的電信服務方式,線下營業廳專設愛心通道、老年人專席,同時推出專屬優惠資費、大字賬單等服務,為殘疾人和老年人辦理電信業務提供便利。其中,專為老年人用戶開設了“一鍵呼入人工客服”專線,已累計服務超過2.2億人次,有效解決了老年人面對“智能語音客服”時聽不懂“不會操作”等困難。
邵道新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以《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實施為契機,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抓好新法的貫徹實施,推動信息無障礙建設規模有效擴大,層級不斷深入,產品服務供給質量和用戶體驗顯著提升,更好滿足殘疾人、老年人多樣化、深層次的信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