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正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各行各業,加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我國數字化建設步入發展快車道,經濟、社會、生態等方面的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
“現階段,各行業企業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探索,從生產方式、業務形態、產業組織、商業模式、創新范式、技術架構等方面帶來提升變革。”中國信通院副院長魏亮表示,數字技術推動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數字化轉型是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將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經過幾年的加速發展,中國的數字化轉型逐漸進入穩定發展期。《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2023》指出,我國的數字化轉型整體保持增長,全國數字化轉型指數2022年一季度環比增長8.2%。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表示,近年來,我國數字基礎不斷夯實,數字技術的自主性和創新性有所增強,數字應用不斷拓展,場景越發深入生活。數字化轉型的深度應用則體現在全流程智能化,數字化深入到設計、排產、物料運輸、生產控制等環節,深入到產品和服務的整個生命周期。
有關專家表示,隨著數字技術賦能實體經濟,助力實體經濟的數字化轉型,我國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領域在近年發展迅速,產業規模和自主創新能力逐年增強。以智慧交通為例,其市場日益增長,行業性規模優勢日漸凸顯,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智能交通市場規模達到2320億元,同比增長15.22%。
在行業規模日益擴大的同時,智能交通設備的科技創新進一步發展。日立電梯與廣州地鐵18號線聯合打造的大灣區首個“智慧車站”樣本項目,以智能化的機電設備為基礎,以AI安全可視化、重要部件預診斷、EnCo能量控制方案等前沿技術為核心,實現了全天候監測,有效地提升了日常維護能效,確保重載電扶梯運行的穩定性與節能性,讓這條全球時速最快地鐵線路流動更順暢。另一方面,導入日立AI視頻分析系統,通過攝像設備實時監測乘客的異常行為,基于AI算法分析乘客行為是否存在安全風險,降低因乘客擁堵、滯留、頭手伸出扶手帶、攀爬或跌倒而引發安全事故的幾率。
“未來不論在住宅、公交還是商業場合,通過對電梯標配遠程遙監終端,實現數據的持續積累與場景應用,也為未來智慧樓宇和智慧城市打下一個扎實的基礎。”日立電梯戰略規劃總部總經理黃東文說。
盤和林表示,未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頭戲在于深入推進產業數字化,要重視技術自主可控,在基礎技術上實現突破,同時,要打造“數字化標桿”,引導產業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