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全球市場競爭加劇,國產工業機器人亟待發力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3-05-10

能焊接0.4毫米超薄碳鋼板,可以寫“書法”,制造金屬元器件可一個頂8個人,可負載360公斤……眾多“身懷絕技”的國產工業機器人于5月8日—11日亮相第十九屆天津工博會。

全球疫情影響之下,各行業使用機器人的意愿進一步提升。工業機器人市場持續蓬勃發展,市場規模創下歷史新高。

面對如此大的“蛋糕”,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也摩拳擦掌,積極搶占市場。雖然近幾年國產工業機器人已在精密減速器、智能控制器等核心技術、部件方面取得突破,展現了中國制造的實力,但目前國內70%的市場依舊由以“四大家族”(發那科、ABB、庫卡、安川)為代表的國際知名品牌所占據,特別是在高端市場,國產工業機器人競爭力不強。

要想更好地發展,如何提升品牌競爭力,在國際市場上分得一杯羹,如今已成為國產工業機器人廠家的“必答題”。

新賽道發力帶來新機遇

汽車和3C電子一直是工業機器人需求最為旺盛的行業。近年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鋰電、光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勁發展勢頭, 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工業機器人應用新陣地。

“我們這次參展的360公斤負載機器人主要的應用場景之一就是新能源電池倉。”煙臺艾創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創)副總經理劉杰介紹,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約占整車成本的40%。隨著動力電池企業日益增長的產能需求,規模化、自動化、智能化高柔性制造工藝成為主流發展趨勢,提質增效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能解決新制造工藝中人工無法解決的難題,例如,需舉起100公斤的工具等。

除了帶來新的應用場景外,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異軍突起也打破了原有汽車行業的高壁壘。

錢江機器人(以下簡稱錢江)北方大區經理依明澤對此深有體會。“工業機器人需求量最多的汽車行業幾乎占到應用場景的50%。但原有國外工業機器人廠家已先入為主,占據絕大多數市場,因此國產工業機器人想搶占一席之地門檻非常高。”依明澤說。

艾創就嘗到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帶來的甜頭,劉杰對科技日報記者說:“我們的負載機器人性能達到國際水平,同時成本更低,且交互協調服務好。很多國內新能源汽車廠家從今年開始全部采購我們的產品。從去年10月到今年1月,360公斤負載機器人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天津大學機器人和數控機床專家黃田教授表示,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具有后發優勢,應加速探索新興產業以及細分領域,通過布局特色應用以提升市場份額,從而提升品牌競爭力。

機器人“出海”挖掘增量市場

相較于國內市場,全球的工業機器人市場更為廣闊。

在本屆天津工博會上,參展的工業機器人企業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出海”。

依明澤告訴記者,現在每個國產機器人企業都把出口作為主要的銷量增加點,錢江已經做了5年出口,現在建立了穩定的出口體系和國外客戶群。

盡管國內企業積極主動出擊,但依然有不少因素制約著國產工業機器人在海外“開疆拓土”。

首先,在高端機器人領域,國產工業機器人依然不夠“聰明”。黃田認為,目前國際上比較先進的技術是將機器人終端接入工業互聯網,結合AI、云計算、物聯網等多種技術。“不再是簡單的‘機器人+’,而是將其融入機器人血脈之中。需要通過技術融合推進創新發展。”黃田建議。

其次,國產工業機器人在品牌推廣、渠道集成商發展等方面,還不夠完善。需要向國際大品牌學習,逐步在全球建立完善的銷售體系,同時輸送技術培訓能力。目前國內很多企業都正在布局全球市場。

此外,綜合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有助于增強國內企業拓展市場的實力。劉杰建議,可以通過為客戶提供自動化項目一站式解決方案,通過高性價比產品及服務+定制化解決方案的綜合競爭優勢來與國際品牌競爭。(記者 陳 曦)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大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