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汽車行業數據安全管理體系”“加速網絡安全云服務新模式的落地和推廣”“完善細化網絡安全責任制”“提升國家級工業領域網絡與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圍繞各領域的網絡與數據安全問題建言獻策。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強化經濟、重大基礎設施、金融、網絡、數據、生物、資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再次強調網絡安全在國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將“筑牢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列為強化數字中國的關鍵能力之一,提出切實維護網絡安全,完善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在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看來,這進一步彰顯了數據安全是數字中國建設的基石與底板。
近年來,我國網絡安全頂層設計不斷完善,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工業互聯網、車聯網、5G等領域安全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網絡安全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但與此同時,網絡安全形勢日益嚴峻,數據泄露事件頻發。全國政協委員、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表示,根據奇安信威脅情報中心監測,2022年1—10月,超過950億條中國境內機構數據在海外被非法交易。
“社會在數字化進程中出現的安全問題,已突破傳統信息系統安全和網絡安全的范疇。”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總經理張敏表示。網絡安全威脅正加速向經濟社會各領域滲透,“整個城市架構在網絡、軟件和數據上,城市的安全脆弱性前所未有。”周鴻祎表示,很多單位雖然購買了安全軟硬件,但養不起足夠的安全運營人員,導致“玩不轉”“用不好”。
“隨著5G、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生產活動深度融合,工業領域網絡和數據安全風險日益凸顯,大量低防護工業設備接入互聯網,工業企業敏感數據泄露、勒索病毒攻擊等安全事件頻發。”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巖表示。
面對日趨嚴峻的網絡安全形勢和不斷升級的網絡安全要求,如何筑牢網絡安全防線,為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中國建設保駕護航?
“要強化網絡安全的公共安全屬性。”全國政協委員、安天集團創始人肖新光表示,要借鑒公共安全治理經驗,漸進形成網絡安全公共安全服務機制。他建議,主管部門進一步優化網絡安全責任體系,完善層次化風險與責任分析體系;壓實“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的工作責任,提升責任制覆蓋率;將網絡安全問責、獎勵、幫扶賦能機制有機結合。
當前,網絡安全風險已經滲透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車聯網安全、中小企業數據安全、工業互聯網安全等問題也備受關注。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呼吁,構建完善汽車行業數據安全管理體系,加快制定圍繞汽車和數據生命周期的數據安全標準,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安全認證制度。
隨著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的加快,中小企業的數據安全需求日益增加。對此,周鴻祎表示,要以SaaS方式和免費補貼模式,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資產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問題。全國政協委員、第五空間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長談劍鋒建議,加速網絡安全云服務新模式的落地和推廣,鼓勵專精特新“小巨人”類企業采用網絡安全云服務,并給予稅收減免。
“工業領域網絡和數據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的比例不足3%。”趙巖表示,對此,要在頂層設計上支持網絡和數據安全產業創新發展,加大工信領域安全建設扶持力度;完善新型工業化網絡和數據安全政策標準,督促工業企業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提升國家級工業領域網絡與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形成一體化威脅信息和風險協同處置體系。
網絡和數據安全能力的全面提升,離不開產業上下游的齊心協力。在齊向東看來,需要政府主管部門堅持決心,加快推進數據安全合規落地;網安廠商堅守恒心,提升數據安全保障技術創新水平;政企機構堅定信心,建立縱深防御的內生安全系統。對此,張敏建議,基層單位在進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需樹立牢固安全意識,把數據安全能力納入規劃,強化網絡安全技術措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使用要求,增強基層網絡安全防護能力。(記者:蘇德悅 方正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