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超前的5G建網戰略,使中國在5G覆蓋水平上遠遠領先。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129.1萬個,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市區、97%以上的縣區以及50%的鄉鎮鎮區。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5G基站,約占全球70%。5G終端用戶達4.5億戶,占全球80%以上;5G應用創新案例超過1萬個,覆蓋22個國民經濟重要行業。
隨著今年《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的相繼發布,未來3到5年,中國的5G發展目標更加清晰,5G行業賦能的新圖景正在一步步繪就。
網絡建設快速推進
5G網絡建設將是“十四五“期間通信基礎網絡建設的核心。2020年每萬人擁有5個5G基站,《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每萬人擁有18個基站,到2025年“十四五”末期,每萬人要擁有26個基站。如果以14億人口來折算,2020年5G基站60萬個,2023年將達到252萬個,2025年就是364萬個。
大規模的5G網絡建設,面臨幾個壓力。一是投資的壓力,5G大規模投資期更長;二是5G基站降耗的壓力;三是技術創新的壓力。
“十四五”時期,5G網絡將進入多頻段協同發展時間。目前通信設備商已經推出了將2G/3G/4G/5G的頻段高度集成的無線設備,5G毫米波的建設也列入計劃中。5G的覆蓋范圍將從中心城區,向產業園區、港口、交通樞紐、高校、熱點景區擴展。公眾能夠體驗到的5G速率普遍在100Mbps左右。在解決5G網絡對鄉鎮和農村的覆蓋上,深化共建共享和實現異網漫游會是兩個重要的手段。未來的5G網絡覆蓋將是“熱點地區多網并存、邊遠地區一網托底“的移動通信網絡格局。
與5G相對應的是固定通信領域的發展,移動、固網、家庭接入的3000兆網絡可為信息消費升級、產業互聯網發展打下堅實的網絡基礎。在目前全國各省都建起全光網絡的基礎上,加強開展城填老舊小區的光接入升級改造和產業園區、商業樓宇等重點場所的千兆覆蓋。更有意義的是,全光網的接入點會更加靠近用戶的應用和業務。光纖網建設初期的目標是光纖到樓,之后實現光纖到戶,“十四五“期間會推動光纖到房間、到桌面、到機器,在此基礎上,基于千兆光網絡的業務,如4K、8K、AR、VR,就會有更好的體驗。因此光網絡向屋內”滲透“的同時,也能夠實現端到端的業務體驗保障。
構筑5G網絡下一站
移動接入網絡和光接入網絡的升級,必然導致骨干網絡的升級。以前作為省際骨干網的100G光網絡,“十四五“期間會下沉到城域網中,省際骨干網向200G/400G發展。同時骨干網將向以云計算數據中心為核心的云網融合架構演進。”十四五“期間,NFV、SDN、SRv6(IPv6分段路由)、OXC(全光交叉)等設備會規模化應用。
5G的演進技術開始進入實驗和測試階段。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表示,中國移動將圍繞三大方向、十大關鍵技術,構筑5G下一站。三大方向包括卓越網絡、智生智簡和低碳高效。
在卓越網絡方面,5G將圍繞天地一體、通感一體、多媒體業務體驗提升、極致覆蓋四大關鍵技術持續演進,為用戶構筑一張無所不達、極致體驗的5G網絡。在智生智簡方面,將圍繞網絡自動駕駛、云網融合/算網一體、無源物聯網三大關鍵技術,加速推進網絡實現智能化、能力開放化,降低5G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提供更為便捷的5G服務,加速5G在各行各業的普及和滲透。在低碳高效方面,將圍繞綠色節能、全雙工、彈性小區三大關鍵技術,提升5G設備站點和網絡的能效,并通過5G賦能各行各業實現全產業鏈低碳節能,助力國家實現雙碳目標。
5G行業虛擬專網從1.0邁向2.0
在日前召開的IMT-2020(5G)峰會上,《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諸多熱點問題被與會各方探討,其中5G行業應用是最大的話題。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聞庫表示,目前5G行業虛擬專網正在從1.0向2.0邁進,由To B通用網絡向各行業定制的網絡演進。
目前行業虛擬專網數量超過2300張,5G手機、模組價格分別下探至1000元和500元,工業網關、車載終端、智能穿戴等新型終端不斷涌現;終端連接數超過4.7億,用戶滲透率達到28.7%,5G應用已覆蓋一、二、三產業的諸多領域,部分重點領域已進入商業落地階段。
聞庫說,目前5G行業虛擬專網正在從1.0向2.0邁進,由To B通用網絡向各行業定制的網絡演進。持續推動5G行業虛擬專網的發展,可以從多方面入手。
統籌5G行業虛擬專網標準。積極發揮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5G應用產業方陣等行業組織作用,加速推進與電力、鋼鐵、礦山等行業標準化組織的跨行業合作,形成各行業標準化落地保障體系,率先推動網絡模板標準落地。
夯實5G行業虛擬專網產業基礎。加快行業定制化UPF、核心網及基站設備的研發及產業化,開展5G網絡服務能力平臺及邊緣計算平臺的研發,形成5G行業虛擬專網的定制化運營運維;加強行業5G芯片、模組、終端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
構建5G行業虛擬專網安全體系。建立行業5G安全保障模板,以行業為主體形成新型安全體系;開展云管邊端各環節安全保障技術的研究,推進行業5G安全組網架構及關鍵設備的開發,提升5G行業虛擬專網的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