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由中國信息協會、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海口市人民政府、澄邁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7中國(海南)智慧城市創新大會在海口麗思卡爾頓酒店正式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楊學山、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馬忠玉、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朱玉等領導及來自全國的與會人員約600人出席會議。
本次大會是2017年海南“互聯網+”創新創業節的主要活動之一。“以創新驅動發展為核心、以智慧應用構建新城市”為主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來自全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因為“智慧城市建設”這一話題齊聚海口,通過一場場精彩的演講,探討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路徑、分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經驗、加快促進互聯網+以及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在智慧城市重點建設領域應用。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方少民致辭,他指出:海南是全國信息化起步較早的城市,1997年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信息智能島的目標,2000年成立了省政府信息化辦公室,2013年萬寧市被列為全國智慧城市的試點城市。三年來海南各級財政安排了近4億元,電信運營商投入了130多億元,目前我省固定寬帶網速排名第13位,是全國提速最快的省份,之前海南寬帶網速排全國第30位,今年年底可以排到全國第12名,進入全國的前列。在數字化城市建設方面,海南在全國建成了全國領先的海南省政務信息大數據平臺,全省政務信息在平臺上的影響力會達到全國的領先水平。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楊學山從統領全局和頂層設計的角度,圍繞創新發展的總體規劃、創新業務體系、創新數據發展、創新技術架構、創新評價體系等五方面詮釋了智慧城市如何創新發展。他指出:建設好城市大數據重在落實,要像抓生產線一樣抓數據建設,智慧城市的創新評價指標在發生改變,更注重于智慧城市建設的作用及效果,這樣的指標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找出了方向。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馬忠玉以《智慧城市發展現狀與展望》為題作現場發言,他從智慧城市建設之困談起,以北京、深圳、武漢等城市為例,不斷深入地講解了智慧城市目前建設現狀、如何破題以及未來智慧城市的發展方向。他認為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構建全流程全方位的智能化管理服務系統,城市決策者必須明確城市發展的目標是什么。國際信息中心智慧城市部際協調工作組提出了9個方面智慧城市建設評價的指標體系,包括惠民服務、精準治理、生態宜居、產業經濟、智能設施、信息資源、網絡安全、改革創新、市民體驗9個方面,他建議每個城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確定本階段的目標,要從有限的條件出發實現智慧城市的目標。
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朱玉認為和傳統智慧城市概念相比,新型智慧城市更加強調信息化,借助大數據的手段與城市治理的協調,加強對信息孤島等問題的解決。建設新型智慧城市需要倡導以下幾個觀點,如開放、共享、共建、共同參與的理念,將政府的資源進行開放,公共資源進行共享,企業共同建設,社會積極參與,要強調服務的均等化,在服務的消除四個鴻溝的基礎上,讓更多的老百姓從基礎發展過程中有獲得感,從互聯網的應用中得到自己的實惠。
寧波市經信委副書記、副主任、市智慧辦主任葉春華先生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寧波實踐》為題作分享。他介紹了寧波在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以及社會管理系統等方面進行智慧城市建設的實踐與經驗。
智慧城市建設離不開技術創新支持,未來城市發展,交通便是連接城市最重要的紐帶。IBM中國開發中心AI創新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楊曉洋以《認知計算和數據科學引領智能交通創新》為主題進行分享。
360企業安全集團解決方案中心總經理李博作主題發言,探討《新型智慧城市安全防護體系思考》。智慧城市建設就是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的過程,大數據安全防護、用戶側安全防護等安全防護體系就起到通過解決問題達到創造價值的作用。
騰訊云首席架構師趙明君先生給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連接賦能“五型城市”。他講道,“五型”智慧城市的建設模型包括“感知之城”、“體驗之城”、“生態之城”、“開源之城”以及“創新之城”。連接人、設備與服務,不斷產生的大數據,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為城市管理提供支持,這就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
會上還頒發2017中國智慧城市創新獎年度頒獎,旨在樹立典型,表彰先進,務實推動智慧城市建設,以及加快推進新技術新模式的創新運用,讓城市變得更加智慧。
會議當天下午,四場分論壇同步舉行,主題分別為“2017互聯網+政務服務發展論壇”、“2017互聯網+旅游發展論壇”、“2017互聯網+農業發展論壇”以及“2017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論壇”。全天共計30余場精彩的演講,為海南進行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