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先行省,浙江有了行動指南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08-02

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到1.9倍,農業勞動生產率達到5.5萬元/人左右,消除年家庭人均收入13000元以下情況……7月下旬,浙江省正式發布《關于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爭創農業農村現代化先行省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清單式、項目化開展農業農村工作。

根據《意見》,浙江目標到2025年,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實質性進展,高效生態農業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基本形成,新時代美麗鄉村全域建成,共同富裕先行先試取得實效。

堅持科技引領 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開展種質資源調查、收集保存和鑒定評價,健全種質資源庫,加大協議保種支持力度,推進地方特色種質資源應保盡保加強制繁種基地和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意見》涵蓋生態農業科技創新、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創建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數字鄉村等方面,共40項具體內容。

“我們利用航天誘變技術選育而成的鮮食春大豆品種‘浙鮮9號’,已在杭州、嘉興和慈溪地區廣泛種植,近5年來累計推廣面積50萬畝以上。”浙江省農科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說,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地方農技推廣中心和農科企業起到示范作用。

為提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水平,浙江將加強基層農技機構建設,支持以定向培養等方式充實農技推廣隊伍,探索“專家團隊+產業農合聯+合作社”服務模式,探索成立由政府、企業、合作社等共同組建的成果轉化聯合基金,建設農業科技成果交易專業市場,培育一批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機構。

基于現有產業基礎,《意見》提出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健全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做精名優茶葉、精品水果、優質菌菇、道地中藥材、水產品等特色優勢產業,建設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30個以上;同時發展新產業新業態,組織實施鄉村產業“十業萬億”培育工程,打造一村(鎮)一品升級版,創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作為全國首個生態省,浙江推進鄉村振興的同時,兼顧持續增添綠色。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浙江明確要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夯實“碳中和”實踐基底,將深入實施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打造100個示范工程,以及實施新增百萬畝國土綠化行動,全面推行林長制,嚴禁毀林造田,力求森林覆蓋率達到61.15%。

財政優先投入 加快推動共同富裕

根據《意見》,浙江要健全農業農村優先投入體制,具體包含涉農項目資金跨部門會商和統籌整合、土地出讓收益主要用于農業農村等機制,統籌推進鄉村集成改革。

其中,圍繞健全省市縣三級聯動的“三農”新基建項目庫和推進體系,浙江或將建立儲備項目與資本對接機制,對符合專項債券發行條件的項目,鼓勵申請專項債券,“十四五”期間實施重大項目1000個以上。

此外,《意見》還提出發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推廣農戶小額普惠貸款模式,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授信覆蓋面,完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加強擔保放大倍數量化考核以及推進農業政策性保險增品擴面,開展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

不止于金融領域,近年來,浙江各地農村正在經歷一場全面的“數字革命”。《意見》提出要系統建設數字鄉村,支持發展智慧農業,推進鄉村整體智治,堅持數字化與村莊建設深度融合。

“在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發展過程當中,必須要在政策支撐、資源引導等方面充分考慮小農戶的特征和需求。”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徐旭初教授認為,應注重將數字農業、電子商務、互聯網創業、網絡普惠金融與農戶有效對接,優化利益分配方式,讓農戶充分享受數字紅利,真正實現共同富裕。

值得注意的是,為鞏固拓展“消薄”成果,《意見》提出推廣“飛地抱團”等做法,各縣(市、區)每年安排不少于當年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的3%用于發展集體經濟,對年經營性收入8萬元以下行政村開展動態監測。

據悉,浙江還將實施村級集體經濟鞏固提升3年行動,預計到2022年底,全省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且經營性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實現基本覆蓋,年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達到40%以上。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大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