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在萬物互聯時代,傳統節日如何過出新花樣?在5G的加持下,粽子從洗葉、拌米、切肉到裹粽、燒煮,每個環節都能實現精細化管理;有了5G,“百舸爭流,浪遏飛舟”的精彩龍舟賽讓人即便不在現場也能身臨其境;想和屈原進行一場隔空“對話”?5G帶你徜徉歷史,追尋遙遠的記憶。簡而言之,5G時代,端午節將變得更加與“粽”不同。
5G讓包粽子有新意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將至,大眾喜愛的粽子再度躋身熱門食品榜單前列。民眾吃粽子、聊粽子,把對中華傳統文化和東方美味的熱愛寄托到一枚枚別致的粽子上。
說起粽子,就不得不說嘉興粽子。史料記載,嘉興粽子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憑借浙江嘉興當地的豐沃水土,粽子在這里的發展如魚得水,加之長期以來五芳齋、諸老大等知名粽子品牌中幾代人共同努力,在制粽過程中相互競爭、相互借鑒,嘉興粽子的名聲逐漸打響。如今,全中國市場40%的粽子份額都由嘉興粽子奪得。
美味的嘉興粽子背后不單單承載著包粽人的辛勤付出,更有現代高新技術的完美加持。隨著5G賦能的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不斷演化,以及相關配套政策的持續落地,食品機械設備制造行業也在積極進行設備升級改造,涌現出一批“5G智慧工廠”。同時,諸多種類的智能食品加工設備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并被富有戰略眼光的食品加工企業和食品設備制造企業引入。
2020年11月,由嘉興聯通參與建設的諸老大5G智慧工廠落成揭牌。基于覆蓋工廠的5G專網,嘉興聯通實現了數據采集、AR眼鏡視頻采集、語音傳輸等功能,并搭建了MEC邊緣計算平臺、AR智能制造輔助平臺,全面助力“中華老字號”諸老大粽子生產的降本增效。
隨著改造基本完成,關于5G粽子工廠的更多細節進入大眾視野。據了解,諸老大粽子工廠現擁有15000平方米的面積,空間寬闊、環境整潔。工廠車間實現5G全覆蓋,自建5G基站和22個射頻模塊,實現WiFi全支持。通過邊緣計算技術加持,工廠內產品品質與現場管理能力有望高出行業25%。多種智能傳感器進入工廠,可實現自動檢測生產設備功能,并獲得批量數據處理能力,實現對產線全程智能化生產分析。其中,每道加工工序都配備獨立車間,以便實現產品追溯、品質管理、全產品線精準管控。諸老大工廠設計日最高產能達40萬只,生產能力強大而穩定。
在嘉興粽子的光環之下,強大的產能便成為吸引人們注意的關鍵之處。如今,諸老大自身也在積極進行企業定制等商務活動,嘉興粽子借助5G專網,實現了從洗葉、拌米、切肉到裹粽、燒煮全流程精細化管理,讓人們看到嘉興粽子產業乃至整個食品加工產業鏈條砥礪創新、破繭成蝶的決心,為粽子生產全產業鏈上下游轉型升級帶來更多、更大的可能。
嘉興聯通未來將進一步完善嘉興食品產業鏈和5G智能化平臺搭建,讓包粽子更有新意,讓生產煥發新生,“讓優秀的品牌走出去,讓優秀的顧客走進來”。
5G讓歷史靠近現實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在人們品粽子、賽龍舟,慶祝節日的同時,也不忘緬懷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屈原的故事不再只存在于書本之上,在5G技術賦能下,屈原的歷史故事更加真實地呈現在大家眼前。在中國移動廣東公司東莞分公司舉辦的“智慧校園”之5G體驗進校園系列活動中,體驗區現場“5G﹢AR博物館”應用吸引眾多學生圍觀與體驗。學生手持5G畫屏智能終端對照AR圖冊,圖卡上的屈原就變得生動起來。只見他揮舞著雙臂,衣袖飄揚,仿佛那個遠在戰國時期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此刻就在你的眼前,伴隨著同聲語音講解,關于屈原的故事一一呈現。
這是應用了“5G﹢AR”技術,將博物館中的文物、展品等背后的文化內涵,以“專用終端﹢數字內容”的形式在AR探究鏡上展示給觀眾。這也是未來5G技術改變旅游觀感的應用縮影,戴上AR眼鏡,每個人都能變成“行走的百科全書”。
在端午節小長假期間,很多家庭還會選擇出游,體驗端午節的傳統文化,這一需求隨著5G發展出現了新變化。去年由于疫情防控的特殊原因,為滿足人們的旅游需求,湖北宜昌移動利用5G,把最美的景色搬到“云端”,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5G﹢賦能云游宜昌”,讓游客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宜昌美景,領略詩畫宜昌。
據了解,自2020年4月24日起,宜昌市啟動了“5G﹢賦能云游宜昌”活動,借助移動5G技術優勢,以24小時云直播的形式,向網友展示宜昌獨特的文旅資源,推介秀美宜昌形象。
直播活動開播首日,“5G﹢賦能云游宜昌”首站來到了三峽大壩,依托宜昌移動高速、穩定、可靠的5G網絡優勢,持續開啟24小時不間斷的慢直播。超過68萬網友通過移動5G﹢技術,借助全景VR直播,云賞“三峽大壩十二時辰”。
在一個月的時間里,活動“走進”昭君故里等歷史景點,把歷史展現在人們眼前。“5G﹢賦能云游宜昌”直播活動聚焦昭君故里——宜昌興山。云端觀美景,昭君夢中來。24小時不間斷直播,讓游客在云端感受昭君村濃厚的人文氛圍和美麗的自然風光。
即便足不出戶,5G的應用依然能滿足人們對傳統節日文化體驗的需求。正如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云旅游”雖然無法給景區帶來門票收入,但是能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景區也能借此維護并加深游客與自身的關聯,積攢大量潛在游客,促進線下旅游發展,一舉兩得。
5G讓百舸爭流更精彩
旌旗飄揚、鼓聲陣陣、歡呼吶喊、人聲鼎沸。一年一度的龍舟大賽,在風光旖旎的河道之上,展開了一幅“百舸爭流,浪遏飛舟”的精彩畫卷。觀眾不僅可以佇立岸邊,為選手搖旗吶喊,還可以足不出戶,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從不同角度觀看高質量、超流暢的直播畫面,感受龍舟賽現場千帆競發的熱烈氛圍,為端午假期增添亮色。之所以能夠呈現這樣的科技視聽盛宴,一切都要歸功于5G等新技術。
以往的水上賽事直播,由于現場網絡環境限制,攝像機多采用固定機位進行拍攝。而5G龍舟賽直播,借助5G網絡高速率、大連接、低時延、高可靠的優勢,能夠實現賽事全程水上移動拍攝,畫面內容豐富且回傳效果流暢、清晰、穩定,很好地滿足了4K/8K超高清視頻直播需求。
此外,VR眼鏡、AR眼鏡、機器人編隊、智能平衡球、機械臂等“黑科技”也成為當下龍舟賽的亮點,吸引眾多來往觀眾的眼球。VR眼鏡通過5G網絡實時獲取云端優質VR資源,為觀眾帶來超清的沉浸式體驗,展現5G網絡超大帶寬的特性;AR眼鏡上的高清攝像頭可掃描人臉,通過5G網絡實時回傳圖像信息至云端數據庫進行比對,并將匹配結果推送至眼鏡端,展現5G時代智能安防的特點;通過5G網絡實時傳送動作指令,實現機器人編隊整齊劃一的互動操作,展現5G網絡超低時延的可靠特性。
實際上,這樣閃耀著科技光芒的龍舟賽早已在多地成為現實。2019年端午節,江蘇南通移動在濠河景區內舉辦了一次龍舟賽,結合大賽場地特點,提前規劃,通過在濠河觀光游輪上安裝360度全景攝像頭,與游客中心體驗區VR終端、體驗屏完美聯動,充分利用了5G網絡大帶寬、低時延等優勢,將賽場盛況通過5G網絡回傳到云平臺,并通過后期圖像信息渲染,將高清的全景虛擬景象呈現在VR裝備和體驗屏上,讓體驗者能通過佩戴VR眼鏡身臨其境地參與、感受賽場盛況。同時,大賽還通過中國移動“和直播”平臺進行了4K高清直播,方便更多的市民通過手機實時觀賞。現場參加5G體驗的孩子們戴上VR眼鏡后,連連驚嘆“好像我也在龍舟上呢,5G真是太厲害了”。市民黃女士第一次戴上VR眼鏡后說:“可以上下左右360度看濠河、看比賽,身臨其境,真的很神奇。”
在山東青島市第四屆龍舟賽上,山東電信攜手中興通訊、半島傳媒推出端午節特別節目“5G高清賽龍舟”。為了更好地捕捉龍舟比賽的精彩畫面,直播創新使用了快艇跟拍視角,山東電信5G網絡保障團隊將5G網絡CPE設備放置于高速移動的快艇上,為隨船跟拍的4K高清攝像機提供5G網絡無縫接入。此外,無人機高空航拍整個比賽現場的火熱氛圍,一支支龍舟猶如滿弓的箭,伴隨著陣陣擂鼓向著終點沖刺,這些精彩的畫面都通過5G網絡實時直播。現場體驗的市民王先生說:“現場體驗了5G網絡,才真正感受到5G網絡較以往傳統通信網絡的超凡特性,也讓我對未來5G網絡的發展充滿期待。”
傳統節日能否在5G時代煥發新光彩?
5G工廠生產的粽子讓人垂涎、5G直播百舸爭流異彩紛呈、5G云游屈原故里令人神往,在5G的加持下,端午節變得與“粽”不同。除了端午節,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在萬物互聯的5G時代,又將如何傳承?它們在5G的加持下能否煥發新的光彩?
近年來,沒有年味、沒有新意等對傳統節日的吐槽不絕于耳,傳統節日式微正逐漸成為現實。傳統節日在農業社會是一種時間制度,當進入工業社會,人們不再根據農歷時間來安排生產生活后,傳統節日體系就喪失了現實功能,隨著民間習俗逐漸消失,依賴習俗維系的傳統節日就不斷衰落。換言之,傳統節日離人們越來越遠,自然就難以受到關注。
然而,傳統節日在現代社會中真的沒有價值了嗎?顯然不是。每逢春節、中秋,人們還是大范圍遷徙。事實上,團聚是人們共同的需要,而這種團聚既有家庭式的,也有社會式的。簡而言之,傳統節日作為滿足人們需求的載體,依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只是在5G時代,如何讓這種載體的價值得到更大限度的發揮,是一個須認真研究的課題。目前,5G為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5G提升了傳統節日的影響力,使其“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5G大帶寬、低時延再次推動了移動互聯網應用的發展,尤其以抖音、快手等為代表的短視頻在5G的加持下,突破了流量的瓶頸,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短視頻在喚醒、激活、復現傳統節日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春節期間,合拍視頻、現金紅包等方式為傳統節日注入年輕的血液。
5G增強了節日的參與感,讓人們雖遠隔千里也能沉浸其中。以端午龍舟賽為例,借助5G網絡,能夠實現賽事全程水上移動拍攝,畫面內容豐富且回傳效果流暢、清晰、穩定,滿足了4K/8K超高清視頻直播需求。同時,如果將5G和VR結合,高清的全景虛擬景象呈現在VR裝備和體驗屏上,體驗者能通過佩戴VR眼鏡身臨其境地感受賽場盛況。
5G推動傳統節日蛻變轉型,節慶方式推陳出新。在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與節慶有關的新民俗正在形成,傳統節日和文化的轉型與蛻變正在成為一種新常態。在學習了解屈原的過程中,學生不再被靜態的文字圖片束縛,手持5G畫屏智能終端對照AR圖冊,圖卡上的屈原變得生動起來,伴隨著同聲語音講解,關于屈原的故事一一呈現。想要參觀屈原故里,不用再懼怕節日期間的人山人海,5G慢直播將景區的自然風光和文化舊夢“一網打盡”。
傳統節日和文化在5G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深刻把握節慶文化的發展演變規律,巧妙利用5G新技術為其傳承找到一種良性機制,必將引導傳統節日和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記者 樂舒 楊贊 鄧聰 李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