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 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95后、00后,具有先天的網絡基因,是互聯網行業發展主力軍。如何激活這“一池春水”?四川有了新動作。
5月20日上午,一場集中簽約儀式在成都舉行。四川省委網信辦與三所高校、地方法院簽署聯合培養網信人才合作框架協議,在全國率先探索新建網信方向專業,培養一批網信事業發展亟需的產學研綜合型人才,推動網信事業高質量發展。
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房方,四川大學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梁斌,四川師范大學校長汪明義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校長余敏明,成都鐵路運輸第一法院(成都互聯網法庭)黨組書記、院長張艷秋,省委網信辦副主任寧方偉、黎召陽出席了當天的簽約儀式。省委網信辦相關處室負責人、三所高校相關學院負責人參加。
根據協議,依托多方資源優勢,在四川省委網信辦指導下,四川大學將增設網信方向(網絡輿情研究)研究領域和研究生培養方向;四川師范大學腦與心理科學研究院、法學院分別增設網絡心理行為研究、互聯網法治等網信研究方向;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充分整合相關學院資源,統籌建設四川互聯網產業學院,以現有網絡空間安全專業為基礎,增設網絡輿情管理、智慧治理、媒體融合與發展等交叉融合的專業方向。同時,四川網絡治理研究中心、四川師范大學法學院、成都鐵路運輸第一法院(成都互聯網法庭)全面加強合作,培養互聯網法治研究生。各簽約方將整合優勢資源,突出實訓與教學相融合,在師資課程、教學案例開發、專業實踐、科研合作等方面開展具體合作,實現以人才培養為主導、以實踐實訓為主線、以提升業務能力為主體的實務型、創新型網信領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據了解,四川省委網信辦將聯動高校致力于培養一批網信領域內容建設與管理、新技術新產業新形態急需緊缺專業人才,探索網信人才學歷培養路子,從今年起陸續招生,逐步建立網信職業標識,并從“產”、“學”、“研”、“用”四個方面,切實推動四川網信人才隊伍建設與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