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5G應用2B2C 需齊頭并進
來源: 人民郵電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03-25

5G商用一年多來,網絡建設和用戶數增長不斷加快,5G應用成為5G商用的關鍵。5G需要面向個人(2C)和行業(2B)兩個應用方向同時發力,創新模式需從“模仿式創新”轉變為“引領式創新”,成為數字中國的關鍵基礎設施底座,助力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

5G可以同時滿足2C和2B兩大方向的需求,2C是2B應用的基礎和延伸,兩者需要齊頭并進。5G應用既要滿足個人應用對交互方式、生活便捷提升的需求,也要滿足各行業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轉變的需求。很多5G行業應用是個人應用在行業領域的延展和融合創新。例如,“5G﹢VR/AR”在工業領域可以用于遠程研發和協同設計,在教育領域則可用于VR/AR交互式課堂,在醫療領域可以實現遠程手術示教;“5G﹢高清視頻”除了用于個人娛樂和媒體傳播,還可以在工業領域用于機器視覺檢測,在安防領域用于攝像頭監控,在醫療領域用于遠程會診。在某種意義上,5G個人應用是5G的基礎性應用,個人應用領域的創新可以進一步加速行業數字化轉型,為各行業賦能。

移動通信有史以來最基本的功能都是為人服務的,因此2C是5G應用發展的“基本盤”。在國際電信聯盟定義的3個5G應用場景中,增強移動寬帶場景是最先實現的,也是滿足個人用戶需要的主要場景。對個人用戶而言,一方面,5G將促進人類交互方式的升級,為用戶提供超高清視頻(4K/8K)、VR/AR、浸入式游戲等更加極致的業務體驗。另一方面,5G將支持綜合利用手機、VR/AR終端、可穿戴設備、傳感器、無人機、智能機器人等多種終端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信息產品和服務。例如,5G車聯網和智能座艙、“5G﹢超高清”直播、5G﹢無人外賣配送等,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和更多的驚喜。目前電信運營商已推出包括5G ﹢ 4K高清視頻、5G ﹢ VR/AR、5G云盤、5G云手機、5G云游戲等特色業務,互聯網企業利用“5G﹢大數據﹢人工智能﹢VR/ AR”等技術組合優勢,在游戲娛樂、賽事/演藝直播、居住服務等領域加快應用探索。

目前,很多人認為5G商用后,個人用戶沒有感知,其實“先有路、后有車”是5G發展的必經階段。截至2020年12月,我國已建設5G基站超過71.8萬個,但相比我國已建成575萬個基站的4G網絡,5G基站只占4G基站數的13.6%,覆蓋深度和廣度還沒有達到支撐規模發展的程度。盡管我國5G連接數已經超過兩億,但在我國整體移動用戶中的占比僅為12.5%,用戶發展還沒有進入爆發階段。每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商用初期,各方都對“殺手級”應用存在猜測甚至質疑。移動通信個人應用的創新需要一定的網絡和市場基礎,網絡覆蓋和用戶滲透一般需要2~3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夠形成一定規模的市場空間,吸引更多的創新資源如資本、人才、研發等,因此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和醞釀,“殺手級”應用才能嶄露頭角。以3G為例,我國2009年開始商用,2013年滲透率達32.7%,微信月活用戶數達到3.5億,此時迎來了3G手機應用的全面爆發。以4G為例,我國2013年年底開始商用,2015年用戶滲透率達30%,短視頻業務開始進入用戶視野,2016年中國移動短視頻用戶規模達到1.53億,4G迎來了黃金發展期。按照發展規律,隨著5G網絡覆蓋的提升,用戶普及率會快速提升,預計2023年我國5G用戶數達到6億,在移動用戶中的滲透率達到35%以上,市場空間巨大。回顧個人移動應用的歷史,每一代移動通信技術都會催生新應用、新業態。5G時代,我們堅信2C領域依然會迸發出驚人的創新活力,為個人生活、娛樂和溝通帶來新的體驗與新的生活方式,抓住這個機遇才能把握時代的脈搏。

2B是5G應用發展的“新空間”。5G的高速率、廣連接、低時延特性,使得5G能夠支持更為廣泛的應用,因此在滿足個人需求的基礎上,開始探索面向行業需求的應用空間。目前在工廠、礦山、港口、醫療、電網、交通、安防、教育、文旅和智慧城市等十多個領域,已初步形成有望規模商用的應用場景。在港口,基于5G的港機遠控、智能理貨、無人運輸等應用大大提高了港口的工作效率;在礦山,5G無人礦卡、遠程礦機操控極大地改善了礦工的工作環境,降低了人員傷亡風險;疫情期間,19個省份的60多家醫院基于5G遠程會診為3000多位患者提供服務。

從應用雛形走向成功的商業實踐,讓用戶有明確的感知還需要諸多探索,需要從“技術優勢-使用價值-商業價值”逐步轉化。在發展3G和4G時,中國可以借鑒國外經驗開展本土化創新,縮短從網絡部署到商業應用繁榮的時間周期。但在5G階段,我國走在了世界前列,已邁入“無人區”,無現成經驗可以借鑒,牽引應用繁榮需要更長的成長期。當前,5G應用還面臨一些挑戰,產業生態仍在構建,產品服務供給尚不充足,需加速將5G的技術優勢轉化為使用價值,再將5G應用的使用價值轉換為商業價值,這個過程必然經歷各種坎坷。下一步,需要積極引導運營商、設備商、互聯網企業、行業應用方共同合作,進一步加大在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方面的投入,加強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服務的供給,實現從“模仿式創新”向“引領式創新”的轉變,走出中國特色5G應用發展道路。

對于5G應用的發展,我們不能用靜止的眼光看問題,短期內的應用探索艱難不代表5G不能孕育出繁榮的應用,更不能將2B和2C的應用發展割裂開來,2C應用的繁榮可以為2B應用奠定基礎。未來我國基于5G的2C和2B應用需齊頭并進,協同發展,不斷探索5G應用場景,以數字化轉型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建設數字強國。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span id="rz99h"></span><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th id="rz99h"></th>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video id="rz99h"><span id="rz99h"></span></video></span>
<progress id="rz99h"></progress>
<progress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strike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trike id="rz99h"></strike>
<th id="rz99h"></th><span id="rz99h"></span><strike id="rz99h"></strike>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th id="rz99h"><noframes id="rz99h"><span id="rz99h"></span>
<span id="rz99h"><noframes id="rz99h">
<th id="rz99h"></th>
大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