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標志著人民法院訴訟服務邁入現代化這一新的發展階段。
為了讓老百姓打官司“只進一個門、最多跑一次、可以不用跑”,最高法提出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這一重大改革部署。
會上,最高法立案庭庭長、訴訟服務中心主任錢曉晨介紹,2020年,全國法院接收網上立案1080萬件,占一審立案量的54%。當事人在8小時之外的非工作時段提交的網上立案申請,占全部網上立案申請量的23.6%;非工作日的立案申請,占網上立案申請量的10%左右,實現立案服務“零距離”“不打烊”“指尖辦”。
錢曉晨指出,2020年,全國法院多元解紛區、在線調解室、自動繁簡分流實現100%全覆蓋。通過速裁、快審方式審理案件693.27萬件,一審服判息訴率達95.5%。平均審理周期36天,不到一審民商事案件平均審理周期的一半。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中國特色一站式多元解紛格局基本形成,在法治軌道上更加及時有效保障權益、維護正義。
錢曉晨表示,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成果同訴訟服務工作的深度融合,訴訟服務工作正進入 更加便捷、透明、高效的“智慧時代”,努力讓人民群眾全時空、全流程“一網通辦”各項訴訟事務。
此外,錢曉晨提到,全國3501家法院全部上線中國移動微法院小程序,并與人民法院調解平臺、保全平臺、委托鑒定平臺以及各地法院審判流程、訴費交納等系統互聯互通,通過一個公共服務入口,為當事人提供立案、查詢、交費、調解、庭審、保全、委托鑒定等29項在線訴訟服務。其中,立案、聯系法官、證據交換、事項申請、多方視頻、調解、庭審、保全申請、委托鑒定、智能問答等核心功能做到四級法院100%全流程在線。
錢曉晨還指出,為解決群眾異地訴訟不便問題,人民法院在網上立案全面實現的同時,經過一年半的持續努力,實現跨域立案服務四級法院全覆蓋。依托最高法院、高級法院、中級法院、基層法院及1萬多家人民法庭連接起來的一張“立案協作網”,為群眾提供“異地受理、無差別辦理”的立案服務。